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7月10日,北京“大兴区生命健康高端制造廊道建设暨创新医药产业服务交流会”在大兴区营商服务中心举行。
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北京市工商联党组书记严卫群指出,北京市工商联将深化与大兴区合作,以医药健康专委会为平台,整合全链条资源,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中国药谷”建设,共同推动首都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兴区政协副主席李爱芳表示,大兴区将充分发挥“中国药谷”产业集聚优势,通过深化政企协同、优化服务效能、聚焦创新引领,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药健康创新高地。
现场,大兴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大兴区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中心、大兴区工商联、大兴区天宫院街道办事处、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管委会等5家单位与北京市工商联医药健康产业专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促进CRO/CDMO等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
专委会与国家火炬科创学院医疗转化基地、百奥赛图等8家专业服务机构达成深度合作,覆盖临床转化、医疗器械研发、数字化服务等领域。
专委会将通过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为大兴区企业精准破解研发创新、生产制造、产品上市等环节中的核心痛点与关键堵点。
北京市卫健委药械处处长张龙对最新出台的《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进行权威解读。大兴区投促中心副主任李蓉系统介绍了区域产业优势,重点推介生物医药基地、天宫院街道等优质产业载体及配套政策,为企业落户提供清晰的发展路径。
在产业实践分享环节,首医大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研究型病房主任林阳围绕“赋能药械上市,临床试验高效运行与高水平管理实践”主题,提出通过多中心临床试验数据共享、医企联合攻关等机制,缩短创新药研发周期。国家火炬科创学院医疗转化基地主任杜江春以“中国高品质医疗出海”为切入点,分析国际市场准入规则,建议企业强化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在数字化服务领域,翼帆医药、认识康复等企业展示了临床试验患者招募平台、AI合规管理系统等创新工具,为提升产业效率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工商联、大兴区人民政府指导,大兴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大兴区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中心、市工商联医药健康产业专委会、大兴区工商业联合会、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主办,大兴区天宫院街道办事处承办。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