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朱玺 滕继濮 魏依晨
7月12日,记者随2025“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赣州市寻乌县南桥镇高排村陈氏云魁公祠大夫第,这座建于乾隆年间的古建筑群,将赣南“九厅十八井”的恢宏与赣派封火马头墙的灵秀融为一体。
寻乌县政府副县长吴九生介绍,大夫第是赣南现存最完整的“九厅十八井”建筑。“九厅十八井”格式有着独特的厅井结构,与客家土楼、客家围屋并称为赣南三大客家古建筑。
如今,这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老建筑正在焕发新生。高排村将大夫第精心改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五老”志愿者组成的20余人志愿服务队,在此常态化开展客家文化保护、非遗传承等活动,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社会实践、研学中薪火相传。
“这里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阵地,更是乡村治理的创新高地。”吴九生说,在新时代继续弘扬寻乌调查唯实求真精神,进行了社会治理的探索和创新,形成了社会治理“寻乌经验”。其主要做法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牢牢抓住基层群众,实行单位联村、干部联户、法治联基,组建“123”法律服务团队,引导矛盾纠纷化解“能进‘祠堂’不上‘公堂’,能在村组不到县乡”。
据介绍,高排村传承“寻乌经验”,践行“客家矛盾客家调”理念,将大夫第打造成乡村社会治理的“主要战场”和“前沿阵地”。面对矛盾纠纷,祠堂长者、乡贤能人化身调解达人,活用法治思维“讲法调”、融合宗亲文化“祠堂调”、传承敬老美德“长者调”、汲取先辈智慧“家训调”、秉持理性平和“食茶调”,成功化解150余起矛盾纠纷。
在这里,小事不出村,大事众人议,古老建筑见证着新时代乡村善治的生动实践,也让村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