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邵洪涛 张雪红 科技日报记者 朱彤
7月14日,国家管网集团广西公司将一面“技臻术湛解难题,一脉同源情谊长”的锦旗赠予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部管道公司)“技术服务尖兵”团队,表示谢意与专业认可。
2018年以来,西部管道公司“技术服务尖兵”团队已经完成20次对外技术服务,覆盖输油泵、压缩机等多领域核心设备维修,用一次次“解围之战”赢得了外国专家、厂家与同行的高度信赖。
从“主场突围”到“客场亮剑”
西部管道公司所辖的天然气站场,是他们的“练兵场”。
2012年冬季,西气东输二线红柳压气站,他们首次自主完成压缩机失效干气密封现场更换,在核心设备维修领域实现“破冰”;2013年,西气东输一线酒泉压气站,国外机组燃气发生器附件齿轮箱更换首战告捷,让行业看到了这支队伍的潜力。
真正的考验,来自2018年的“客场首秀”。当时,西气东输武汉分公司武穴压气站急需更换国外机组燃气发生器附件齿轮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十六届全国技术能手黄伟带领3人团队驰援。“对方找我们,是因为听过我们的‘战绩’,但陌生环境里,每一步都得更谨慎。”黄伟回忆。最终,他们精准完成作业,不仅解了武穴站的燃眉之急,更让“西部管道公司技术服务尖兵品牌”的名号首次在行业内传开。
从破局“卡脖子”到铸就“拳头产品”
动力涡轮是压缩机的“心脏”,其现场解体大修曾长期被国外厂家垄断。
2016年,西气东输一线轮南压气站,团队4名技术人员用50天完成了国内首次国外设备动力涡轮现场解体大修。这是一场“摸着石头过河”的硬仗,国外厂家专家听说这件事后惊叹不已,直言“难以置信”。
这场突破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技术自主的大门。随后,他们在乌苏、四道班等压气站持续攻坚,为动力涡轮做过“手术”,恢复了压缩机的活力,将检修周期从50天压缩至25天,还创新研制出专用工具优化工艺。
“现在内地站场动力涡轮出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西部管道公司生产技术服务中心机械技术服务部部长田永文自豪地说。
2021年12月,广州压气站“南气北送”关键机组振动超标,国内外专家束手无策。国家管网集团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管网工匠”王刚带着同事胡玉华赶到现场,默默记录数据、分析症结,连夜两次调试就让机组恢复正常。“第二天厂家专家来,都惊呆了。”王刚笑称,这是“细节里的功夫”。
未来,西部管道公司将继续擦亮“技术服务尖兵”品牌,让这把“技术利剑”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征程中,守护国家清洁能源集输的“动脉”,更在推动行业技术自主化的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