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王”对决淬锋刃——“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见闻之一

2025-07-15 23:02:2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廖彬华 张永清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天山脚下,七月流火。狙击手拉米·那赫拉匍匐在地面,食指缓缓扣动扳机。“砰!砰!”两颗子弹穿过枪膛呼啸而出,一前一后“扑”向60米外的靶标。两根直径仅为3毫米的红色玻璃管应声炸裂,名为“轩辕剑”的纪念匕首笔直插入下方的泡沫垫。

首次来到中国的拉米·那赫拉,是“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的选手。7月15日至20日,武警部队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该活动,吸引了20余个国家50余个狙击小组参赛。

7月15日,“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在乌鲁木齐武警某训练基地开幕,这是各国参赛队员整齐列队。王小杰摄

拉米·那赫拉刚才参加的课目名为“暗箭刀锋”,要求选手在60米外、50秒内击中一横一竖的2个长10厘米、直径3毫米的玻璃管,全部命中目标方能获赠“轩辕剑”。

从裁判手中郑重接过“轩辕剑”,拉米·那赫拉脸上漾开笑容:“开局夺‘剑’,像一剂强心针!”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参赛选手进行“声响掩护隐蔽狙击”课目竞赛。侯崇慧摄

轩辕剑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名剑,赠予“枪王之王”,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展示,也蕴含着“宝剑赠英雄”的深意。

一边的4号赛场,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正在上演。

印度尼西亚参赛选手进行“声响掩护隐蔽狙击”课目竞赛。侯崇慧摄

“呼吸!压住!”中国武警参赛选手孙邦众在负重通过“Z”形排水管道时小声提醒前方的队友。剧烈运动后,两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但已经没有时间给他们调整。他们迅速完成枪弹结合,脸颊紧贴着枪托,透过狭小管道寻找目标。

“砰!”一阵枪炮声响起。与此同时,孙邦众透过瞄准镜锁定,轻扣扳机,果断击发,近300米外的靶标瞬间被贯穿。

这是参赛选手相互交流射击心得。侯崇慧摄

他们正在进行的课目名叫“声响掩护隐蔽狙击”,要求狙击小组在120秒内,在256米至288米的远距离,携带背囊和弹匣协同依次通过低桩网、排水管道,利用狭小管道对半遮蔽头部靶进行射击。

“想要在这个课目取得好成绩,必须在负重运动后快速调整呼吸,同时还要克服光照、温度及湿度等不利因素的干扰,最快速度搜索瞄准击发,不能有丝毫的迟疑和失误。”走下场的孙邦众说,虽然时间有120秒,但射手必须在枪炮声响起的3秒内完成击发,时间短、干扰多、距离远,要求他们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判定位置、据枪瞄准、修正偏差等一系列准备动作。

这是孙邦众第二次参加“锋刃”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虽然经验丰富,但仍不敢掉以轻心,“这里高手如云,一个细节处理不好,就可能被拉开很大的差距。”

“高难课目的竞技,放大了技术、心态、反应上的差距,当这些细微的变化投射到赛场,就成了决定胜负关键。”武警部队参谋部主办局领导对此有着更深的洞察:但是课目的“难”是相对的,是人为设置的挑战。而狙击手本领的“强”则是绝对的,是千锤百炼的结果。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