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实习记者 张添福
7月15日,科技日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吉林省主题采访活动,探访中国一汽和德国奥迪的战略性合作项目——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长春生产基地(以下简称奥迪一汽超级智能生态工厂)。
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开宇介绍,在制造力方面,奥迪一汽超级智能生态工厂由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电池五大车间组成,以数智化技术为核心驱动力,融合高自动化率与创新工艺,实现效率与品质的双重突破。
在高自动化率上,焊装车间有824台机器人,焊接自动化率达100%,KUKA 机器人每秒钟能完成1—2个焊点,精度达到0.1毫米,比人手稳定100倍。在创新工艺应用上,得益于数字孪生技术,奥迪一汽超级智能生态工厂通过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和三维扫描技术,实现虚拟建厂与实体运营同步,保证中德团队远程协同设计,极大程度提升工程进度。
在视觉检查站,20台高精度相机如同机械复眼组成的“数字鹰群”,通过3D激光与2D光谱的交叉扫描,实现0.2毫米精度扫描全车,相当于给汽车做全身CT。为确保车身稳定,底盘分装区引入14轴同步拧紧系统,能像“八爪鱼”一样,同步拧紧14颗大扭矩螺栓,并能将设备精度控制到±0.1%,就像手表齿轮一样精密,使车身结构做到严丝合缝。
王开宇说,奥迪一汽超级智能生态工厂通过100%使用绿色能源、生产废弃物100%回收、生产及生活废水100%循环使用等创新举措,成为奥迪在中国首家投产即实现“近零碳排放”的生产基地,为行业树立可持续发展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