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近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经开区,又称北京亦庄)推出多项重磅产业政策,瞄准未来产业布局持续发力。
7月16日,记者从北京亦庄创新发布获悉,北京经开区“数据20条”政策《北京经开区加快推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全国首个地方6G产业专项资金支持政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推动6G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和北京市首个量子产业专项政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量子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发布,旨在落实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任务,紧扣“全域人工智能之城”战略目标,通过系统性、精准化的政策供给,持续筑牢北京亦庄数字经济发展底座,加速抢占未来产业新高地。
北京经开区营商环境建设局副局长付哲介绍,“数据20条”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共建共创、以用为先、安全合规”的原则,围绕打造“亦城数港”数据产业集聚新高地、完善“政策创新”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和构建“开放共生”数据应用生态智源地三大核心目标,制定五大创新举措,旨在将经开区打造成为全国数据要素流通枢纽和数据产业创新发展标杆。
具体来说,一是实施数据制度先行计划,率先在自动驾驶、工业制造等领域开展数据合规获取、衍生数据认定、流通交易、收益分配等制度创新试点,鼓励推动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同时做优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探索数据监管沙盒、公共数据授权运营,高水平建设北京公共数据训练基地。二是实施数据科技筑基计划,在攻克数据关键技术、强化数据标准赋能和打造标准引领高地等三方面以“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三是实施要素市场跃升计划。每年发放1亿元“数据券”,激发企业用数活力,支持与算力券、模型券联动。四是实施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布局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支持国家信创园、机器人产业园、国际医药创新公园等建设特色数据产业发展矩阵,打造“亦城数港”产业品牌,着重培育数据领航企业,构建“航母引领、旗舰攻坚、快艇竞速”的产业发展矩阵。五是实施产业生态繁荣计划。从场景、资金、人才三个方面厚植数据产业发展土壤。
付哲表示,在20条具体措施中,资金补贴设计特别遵循“精准滴灌、全链覆盖、杠杆撬动”三大原则,通过“规模适配+结构优化”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从而实现资金效能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