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通讯员 马戈 廖彬华 张永清
比赛第一天,乌兹别克斯坦选手胡达耶尔加诺夫·胡而希德凭借稳定的发挥,成为获赠“轩辕剑”的选手。从课目主裁判郑印手中庄重地接过那柄寒光凛凛、纹饰古朴的纪念匕首时,他的脸上写满了惊喜、自豪与深深的敬意。
一旁的翻译俄语向他阐释这份独特荣誉的深厚内涵:“轩辕剑,是中华文明始祖黄帝的佩剑,象征勇武、智慧与正义。今日以‘剑’赠‘枪王’,敬您百步穿杨、弹无虚发的巅峰技艺,传递出我们中华民族尚武崇德、敬重英雄的传统。”
得知赢得的轩辕剑有“宝剑赠英雄”的含义,胡达耶尔加诺夫·胡而希德显得格外高兴,他拨通了与家人的视频电话,共同分享这份喜悦。家人表示很喜欢这个奖品所代表的意义,为他能成为一名英雄感到自豪和骄傲。
他说,这件来自中国的礼物意义非凡,这柄剑不仅象征着狙击手的荣誉和成绩,也包含着一种共同维护和平捍卫正义的理念和追求。回国后,他将把这次参赛经历与战友交流分享,把这次竞赛促进合作交流的理念继续传递下去。
赛场之外,交流的乐章在更广阔的空间奏响。
餐厅里,缅甸选手昂在林,主动端着餐盘坐到了白俄罗斯选手安德烈·弗尔塞维奇对面。两人一边用餐,一边低声而热烈地讨论着刚刚结束的“筑垒御敌”课目。交谈间,安德烈·弗尔塞维奇大方地向昂在林分享了自己快速判定、果断取舍的心得。
赛场休息区旁边的空旷场地上,古巴选手奥列尔·佩雷斯·阿尔迪雷斯正向围拢过来的多国同行们演示他们上膛前检查子弹底火、确保供弹顺畅的独特手法;柬埔寨选手陈·索菲普,则用手比划着,介绍他们小组狙击时高效、隐蔽的专用手语沟通系统;中国武警选手康凯宁,从战术背心侧袋中掏出几个不起眼的小沙包,展示其在野外缺乏稳定依托时,如何利用沙包快速构筑稳固射击平台的方法。体能惊人的南非选手B.H.莫阿吉,在综合战斗狙击课目中凭借超强的耐力和运动后快速恢复稳定的射击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面对赞誉,他笑着拍拍自己结实的大腿:“充沛的体能,让我在山地狂奔后还能稳住准星”……这些来自实战一线的宝贵经验,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由流淌。
“语言不是沟通的障碍,国界也不是学习的壁垒。”陈·索菲普通过翻译告诉记者,尽管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在每一个课目的比拼中,与世界各国狙击精英切磋技艺、交流情感,情谊得到迅速升温。
“这是一次学习之旅、交流之旅、友谊之旅!”马来西亚选手贾斯廷努斯也表示,他和队友在比赛中竭尽全力,虽然部分课目未能取得理想成绩,但收获了全新体验和深厚友谊,这已经超越了竞赛本身。
竞赛组委会领导表示,“‘锋刃’搭建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比拼技艺、一较高下的擂台。它更是一个取长补短、互学互鉴的平台。世界各国顶尖狙击手在这里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分享的实战智慧,最终都将融入各自军队实战化训练当中,转化为更强大的制胜能力,共同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守护人类共同的和谐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