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7月19日,记者从大庆油田获悉,今年上半年,大庆油田加快构建多能互补新发展格局,油气产量线上运行,国内原油产量同比增加1.09万吨;天然气产量同比增加2.22亿立方米;新能源项目在运规模53.87万千瓦,发电量5.54亿千瓦时,完成年度计划的52%。
经过60余年的高速高效开发,大庆油田资源品位逐年下降,如何实现规模效益增储是油田高质量发展必须全面破解的矛盾问题。
近年来,大庆油田牢固树立“江河湖海”的资源潜力观。上半年,松辽盆地石油规模增储稳步推进,松北深层超压致密气勘探见到重要苗头,大庆川渝探区“一油两气”展现规模增储大场面,大庆塔东探区呈现良好规模增储前景。
上半年大庆油田持续巩固南一区西部“压舱石工程”稳产形势,实施各类调整及监测工作量2363井次,区块产油79.1万吨,高于计划4.2万吨。
早在20多年前,徐深1井“一气冲天”,揭开火山岩储层的神秘面纱,标志着大庆油田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从此拉开徐深气田全面开发的历史序幕。今年以来,大庆油田在松辽地区深挖潜力稳产量,通过集中增压、冻堵井治理和储气库科学调度,保证气井开井时率保持在95%以上。
大庆油田以“清洁替代降本、精细运行提效”为理念,新能源业务生产经营情况持续向好。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份,大庆油田新能源业务各项总量和单项指标均超计划运行。其中,新能源产量当量28.67万吨标煤,完成年度计划的62%;风光发电量达5.54亿千瓦时,完成年度计划的52%;地热供暖面积75.11万平方米,清洁热能利用量为3.96万吨标煤,完成年度计划的62%。
随着“数智大庆油田”建设加速推进,数智技术全面融入油气勘探、开发、生产、经营全业务链。
2025年,油田信息化系统顺利完成管理职能移交与业务工作变轨,系统推进信息化补强、数字化赋能、智能化发展、统筹化管理“四大工程”,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持续延展“进”的态势。截至目前,单井数字化覆盖率为97.65%、站场数字化覆盖率达89.1%。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