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引擎驱动全球供应链跑出“加速度”

2025-07-20 13:28:1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山东港口年吞吐量18亿吨、Visa跨境支付效率提升90%、全球商品编码数据库突破2.26亿条……

7月17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供应链服务主题活动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陈建安表示,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已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正以完备的产业体系支撑全球供应链稳定。

这场以“链动全球、智创未来,畅想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新愿景”为主题的活动,汇聚了来自港口、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国际代表,共同探索数字化时代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奉利展示了全球最大港口群的运营图景:202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8亿吨、集装箱4400万标箱,运营航线达361条,其中外贸航线263条,连接全球700余个港口。

“我们的转变在于从‘物流通道’转向‘通道经济’。”李奉利以TIR(国际公路运输)为例,说明数字化如何重构供应链价值,“当港口能实现门到门精准送达,每节省1小时通关时间就减少30%碳排放。”

“TIR运输使中欧货运时间压缩38%,口岸等待碳排放减少30%。中国承运人通过这套体系,已开辟直达土耳其、格鲁吉亚等30国的‘第四物流通道’。”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东亚及东南亚代表处首席代表补充道。

Visa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尹小龙揭示了数字支付对供应链的重塑:“商务卡使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周期缩短90%,我们的‘一拍即付’系统让跨境支付效率提升38%。”

“南南贸易近五年增长50%,我们推出的‘环球链’服务已助力中企在阿联酋完成50亿元人民币新能源项目融资,人民币跨境结算占比提升至交易量的35%。”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鲁静说。

“我们管理的全球商品数据库已涵盖2.26亿条产品信息,每年为国际贸易节约成本超3000亿元。”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应用推广部主任孔洪亮展示了“商品数字护照”的力量,他举起会议用水,“就像这瓶水,扫一扫条码,它的碳足迹、原料溯源、合规认证瞬间可查。”

北京海关副关长王镝分享制度创新:“全国首个跨省综保区在大兴机场启用,我们首创的‘智能审批’系统使生物医药通关提速80%。”香港投资推广署助理署长李淑菁补充道:“香港建立的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已帮助400家内地企业实现离岸贸易总部运营,借助普通法体系处理跨境仲裁案件效率提升50%。”

未来已来,链博会数据显示:中国供应链服务企业海外营收占比提升显著。正如鲁静所言:“当中国企业为所在国带来产业升级与民生福祉,任何地缘政治都无法阻挡供应链合作的浪潮。”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