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李丽云 通讯员 张笑晨
7月19日,黑龙江省桦川县星火稻乡旅游景区开启首届非遗美食文化节的夏日狂欢。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集体农庄的诞生地,这里不仅承载着中国农业发展的开创性记忆,还拥有浓郁的朝鲜族民俗风情。景区重点打造了星火馆、星火工坊等14个特色点位 ,形成了集红色教育、非遗体验、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体系。
走进星火稻乡旅游景区,入口早已洋溢着浓浓的朝鲜族风情。身着"星火宝宝"人偶服的工作人员正与游客招手互动,朝鲜族姑娘们踏着轻盈的步伐跳起迎宾舞,米酒的醇香混着迎宾的甜意,在空气中酿成待客的热忱。
启动仪式上,三位非遗传承人接过"文化接力棒"——李北朝鲜族扇子舞的美,高莲花米花糖的甜,崔锦善的朝鲜长鼓敲出传承的韵,当彩烟划破天际,这场非遗盛宴便正式拉开序幕。
漫步在美食街区,非遗的香气是最好的向导。3米长的巨型龟锅前,炒锅师傅们手拿一米长的菜铲不停翻炒,朝鲜族姑娘们围着龟锅不停舞动,龟形铁锅锁住食材的鲜汁,滋滋作响的烤肉混着辣酱的香气,勾得人垂涎欲滴。民族饭店门口,直径3米的铸铁锅里,美味的参鸡在沸水中翻滚,光是闻着就让人忍不住驻足。冷面摊位一字排开,筋道的荞麦面浸在冰镇汤底里,配上辣白菜一口下去,夏日的燥热瞬间消散。
从清晨到夜幕降临,园区里的每一刻都藏着惊喜。大门口的半圆舞台上,朝鲜族长鼓舞与民谣弹唱交替上演;村广场的主舞台上,摇滚乐队的嘶吼与传统歌舞的柔美碰撞出奇妙火花;城楼的古风器乐每隔一小时便流淌出悠扬旋律,20位朝鲜族姑娘的巡游队伍则像流动的风景线,将节日的欢腾洒向每个角落。当暮色四合,DJ台响起朝鲜族民乐与电子乐的混搭节奏,手持啤酒的游客们跟着鼓点摇晃,非遗的古韵与现代的活力在此刻完美交融。
此次非遗美食文化节吸引八方来客 4万余人,带动经济收入60余万元,切实做到以非遗助发展,以非遗展形象。
(桦川县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