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实习生 刘桂源
近日,2025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农业科技成果展示推介会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举行。会议发布《川渝农业科学院100项科技成果》《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20项典型案例》等,涵盖智能育种、绿色防控、数字农业等前沿领域。
记者了解到,会议期间发布的《川渝农业科学院100项科技成果》和《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20项典型案例》,是四川省农科院、重庆市农科院总结近年来各自农业领域成功案例,梳理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成果,旨在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注入新的“技术红利”。
此外,会议提出,为进一步推动成渝农业科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农业新质发展,将聚焦“三个高地”建设,即共建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共建成果协同转化高地,共筑人才队伍培养高地。将重点关注西南地区丘陵山区农业基础短板、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智能农机研发,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加强与区域重点农业强势院校合作,探索“芯智汇”人才培养项目模式以及定向培育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
据悉,2020年11月,四川省农科院与重庆市农科院牵头,联合川渝两地134家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及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共同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创新联盟。5年来,川渝农科院携手134家科研机构,组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搭建10个协同创新平台,培养科技人才120余名,实施科技项目230余项,推广动植物新品种330余个、新技术新装备110余项,科技助力川渝200余家农业主体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