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丹 科技日报记者 何星辉
近日,位于贵州省贵阳高新区的贵州科学城热闹非凡,一场科技“集市”引来供需双方驻足。在贵州科学城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推介会活动现场,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的200项“黑科技”集中亮相。同时,贵州将企业技术需求做成展板公开“悬赏”。
贵州科学院高分子增材制造中试平台作为科学城中试基地代表亮相,其“连接实验室与生产线”的功能定位,为解决科技成果产业化“死亡之谷”问题提供了贵州方案。来自中南大学、贵州绿色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相继登台,推介了滑坡减灾防灾、微矿分离等前沿技术成果。贵州九识智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则从数字经济视角,分享了数据资产与业务场景融合的实践路径,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思路。
现场,中南(贵州)产业技术研究院与贵州达沃斯光电有限公司签署产学研合作意向协议,双方将在光电显示领域开展联合攻关。贵州大学两支科研团队分别与贵州能安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贵州路发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聚焦瓦斯灾害防治、急倾斜薄磷矿开采等关键技术研发,彰显了省内高校服务地方产业的担当。贵州科学城还与贵州师范学院、贵州商学院达成战略合作,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培养适配产业发展的创新人才,为“四城联动”中的教育链与产业链衔接树立新范式。
作为贵州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高地,贵州科学城持续深化“一张网一平台一生态”科技赋能体系,以“企业出题、院所解题”的双向奔赴,激活供需两端资源。此次200余项成果集中展示,既是区域科技创新实力的一次集中亮相,更蕴含着巨大的产业化潜力,将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活动现场还发布了贵州科学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速营第二批企业技术需求,对127项关键技术需求进行集中发布,聚焦富矿精开、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8大核心领域。
“截至今年6月30日,贵州技术交易市场已面向贵阳贵安共挖掘企业技术需求218项,其中4月8日发布了第一批51项,此次为第二批。”贵州省科技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罗玉玫介绍,在贵州省科技厅的指导下,根据贵阳市科技局和贵阳高新区管委会的统筹安排,贵州科学城服务中心联合贵州省技术交易市场,积极搭建“一张网一平台一生态”的产业服务体系,助力贵州重点产业发展。
“这次活动真正实现了‘技术摆摊、需求相亲’的效果。”一位受访者表示,通过这种直观、高效的对接形式,不仅帮助企业的技术难题找到“良配”,更搭建起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