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高新区:数字化牵引企业转型升级

2025-07-21 15:37:4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马晓丹 段艳 科技日报记者 何星辉

通过无人机检测、数据分析等,完成滑坡及周边27平方公里高精度正射影像与数字高程模型的采集处理,为现场救援提供实时数据支持;发挥自动化生产线优势,每8秒采集一次精准数据,每分钟产出350件精密电子产品;没时间去医院排队看病,有“模型医生”分析患者病历,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

日前,在贵州省贵阳高新区举办的第二届贵州科学城科技创新暨“四城”联动交流周夏季系列活动中,由10余家中央、省级媒体组成采风团深入贵阳高新区辖区企业,实地探访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

贵州深山藏着“地质预言家”

点击鼠标,某某乡村的房屋、土地、植被土质等信息一目了然……在贵州天地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天地通),记者看到该公司打造的综合时空数据服务系统,通过地理信息测绘对地质灾害进行预警、搜寻、应急监测。

“7月到8月,随着全国全面进入主汛期,极端气象事件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加大,地质灾害防范进入关键时期。”说起今年5月,贵州省毕节市庆阳村山体滑坡事件救援处置,公司副总经理黄涛记忆犹新,庆阳村山体滑坡属于突发性事件,公司更多承担抢险救援中的信息数据实时获取分析环节。“我们接到指令后,快速采集滑坡现场数据,并与原数据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哪些地点可能会存在一些人员或者其他一些重要物资的变化。我们提供的服务方向主要是帮助救援部署部门在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时更有针对性,提高效率,作为救援技术支撑。”

通过无人机拍摄获取影像图,并生成可测量的坐标地图,以帮助研判滑坡风险并进行救援调度。同时,利用遥感数据监测地面沉降和变形,以评估潜在风险。在地质灾害预警方面,贵州天地通积累了20年从事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加工和应用服务经验,依托自身优势,拥有丰富的基础数据资源。

“我们通过无人机航飞加自主研发的黔擎通数字服务站和各种软件工具,在贵州多个县域实现耕地现状调查、后备资源摸底及流出耕地的恢复潜力评价,做到耕地的动态监管。在应急场景中,去年镇远洪灾,我们用无人机集群48小时内获取灾区影像,为救援提供实时数据。”黄涛介绍,数字化赋能,让贵州天地通从以往单一自然资源领域扩展到农业、水利、环保、交通等领域。如今,贵州天地通运用地理信息大数据搭建了各种数字化应用场景,聚焦数字经济和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等,让资源得以最大化利用,最终实现数智化管理运营。

8秒让贵州制造脱胎换骨

机械臂挥舞、自动化传送带高速运转,作为贵州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光电子)车间一派繁忙景象。

“公司自去年初开始规划自动化转型,产线自动化从去年三四月开始实施,智能仓储去年10月完成硬件建设并搬迁物料,通过系统处理了价值500万元的积压物料,仓储自动化带来物料精准度提升至99%,质量管控效率提升。”雅光电子数字科技部王忠玮介绍,如今企业智能化生产线实现汽车二极管产量增长58%、优品率提升33%,智能仓储仓库更是推动企业在数字转型的路上脚步越迈越坚定,提升仓储效率与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科技创新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高新技术始终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这也决定了雅光电子和传统生产型企业不一样。

雅光电子成立于2006年,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车用整流二极管、整流桥及系统集成等产品。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与创新,雅光电子自主设计了二极管OE自动生产线、整流桥自动生产线和BSG控制器自动生产线,拥有国内第一条AMR磁阻薄膜生产线,已成为国内整流二极管龙头企业,并成功进入汽车高端主机市场。

“公司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合作,成立了一支国内一流的磁敏传感器研发团队和一支新型功率器件及控制系统研发团队,目前拥有贵阳、成都、深圳三地三大研发平台,具备从功率器件、功率模块、控制器到系统集成的全链研发能力。”雅光电子行政经理彭少波介绍,发挥自动化生产线的优势,通过引进自动化设备、拆分工序、开设双班、优化瓶颈、提升人员技能等措施,每8秒,就有一次精准的数据采集完成;每分钟,350件精密的电子产品从生产线上“走”下来。

这家医院坐诊的是贵州模型

“我最近眼角有壳是什么问题?”在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阳朗玛)演示大厅,当记者在“39AI医生”页面说出不太专业的皮肤症状问题后,它会一步步引导描述更多症状,比如性别、年龄、壳的颜色、持续时长,以及是否伴随红肿、疼痛等症状。

回答完第一轮问题后,会初步分析原因,给出初步建议以及需要补充的辨证信息,包括其他症状。回答完第二轮问题后,会给出辨证依据、治疗原则,以及需要进一步确认的信息。补充第三轮症状信息后,会给出优化后的结果,包括可能性几种病症,比如睑缘炎、过敏性结膜炎、脂溢性皮炎等,以及建议用药或就医。

为全面推动诊疗服务智能化转型,为患者提供更高效、精准的医疗服务2023数博会期间,“39AI医生”作为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西部中心人工智能建设成果发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之后不断更新升级,优化服务系统。

“目前,同一个病例会有两套模型生成的答案,便于用户对比选用。”贵阳朗玛演示人员介绍,39AI医生模型区别于大家所接触到的通用型人工智能而言,优势包括全科类病例信息,39健康网积累数十亿的非公开医学数据,系统将其清洗和标注后,就可以当做养料。另一个优势2016年上线的互联网医院,目前积累数千万疑难重症的案例。

贵阳朗玛抢抓人工智能发展先机,2022年7月,全力开始围绕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布局,2023年5月,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健康人工智能产品——“39AI医生”。其依托朗玛信息旗下互联网医疗业务二十多年所积累的高质量医疗健康领域结构化数据,基于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通过大模型训练方法,深度学习全人类的医学成果,形成人工智能“39AI医生大脑”,广泛应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等级医院。

“目前,‘39AI全科医生’已经在贵阳市的186家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活跃的医生有1600余位,累计提供咨询及问诊服务达40余万次,诊断结果的采用率为92%。”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李笑凡说,贵州模型医生为医务人员开展临床辅助诊断服务,提升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提高基层医疗同质化水平;同时该模型也能通过面向C端的产品,为老百姓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咨询服务。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