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7月21日,第十一届国际先进光学制造与检测学术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来自欧洲、美洲、亚洲以及多个地区的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700余位科研人员、企业代表参会。与会嘉宾围绕先进光学制造在多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
在大会报告环节,来自中国香港,以及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的光学专家围绕着超构器件、纳米压印技术、原子材料、结构化光子材料等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产业化情况,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记者了解到,往届大会主要关注先进光学制造与检测领域的科研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本届会议主办方则在此基础上,邀请了近70家制造领域的企业参会,并在同期活动中邀请了来自集成电路、光通信等领域企业介绍细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对创新技术的需求。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姚京川也以西部铁路建设为创新场景,发布了一批需要光电技术赋能铁路建设的技术需求,得到与会国际学者的广泛关注。
同时,为更好地促进产学研交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还设置了企业专题展示区,60余家企业代表参展,各类光电器件、装备受到参会嘉宾的高度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会还设立了光电望远镜与自适应光学、大口径与超精密光学制造、极端微纳制造、光场调控及应用、新型光电材料、光电传感与通信、智能光电技术、光电融合感知技术八个分会。为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坚持独立学术思考,勇于发表创新见解,八个分会主席团从数百名大会参与者中推荐出光学制造领域的新锐学者、潜力菁英和国际会议新秀等40余人。这些获奖者均从35岁以下的参会学者及参会学生中产生。
未来,大会还将致力于鼓励成果赋能社会发展、鼓励青年学者更多地在国际学术舞台发声的原则,搭建国际学术与产业交流桥梁,推进先进光学制造与检测技术持续健康发展。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光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光学学会光学制造专委会主办,天府兴隆湖实验室等单位承办,国际光学工程学会提供出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