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以科技赋能青少年眼健康

2025-07-21 21:17:3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为倡导和推动家庭及全社会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编写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以下简称核心十条),并于2023年7月21日发布。两年来,核心十条在近视防控工作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全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了95.4%。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呈下降趋势,其中6岁以下儿童、小学生、初中生等各年龄段近视率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

“近视率正在下降,但仍存在低龄化、重度化的趋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研究所副研究员甄毅指出,不良坐姿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眼轴异常增长、眼球屈光系统改变,是引发近视的关键因素。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加剧了这一问题。

核心十条中也将分龄管控视屏时间作为近视防控的关键一条。当前电子设备普及,儿童青少年无法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如何通过有效途径减轻电子设备对于眼视力的危害成为近视预防的发力点。

“长时间近距离注视手机、电脑屏幕,易造成成像滞后、视疲劳及干眼等健康损害。”甄毅说,电子屏带来的闪烁等危害之外,高强度近距离用眼是近视高发的核心诱因。用眼距离越近、时间越长,眼部负荷越重。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会员赵阳表示,暗环境用眼与近距离用眼共同构成视力健康威胁。科学防控需“补光”与“补远”双管齐下。远像屏定位为“科技补远”的代表性方案。临床观察表明,使用远像屏约2小时,其产生的光学望远效果,可等效于约1小时的户外活动对近视的延缓作用。“它将‘近’变成了‘远’,在儿童主视野范围内创造持续的望远场景,”赵阳表示,这种机制有效避免了近视刺激,抑制了眼轴的非必要增长。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瞿佳教授两会期间也曾呼吁,远像光屏等新技术将近处物体光学模拟至远方,运用光学原理破解“近距离”难题,提供持续望远条件,可帮助儿童青少年科学防控近视。

赵阳认为,远像屏有效衔接了医学理论与日常护眼需求。京东方健康等机构正在逐步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搭建包含视光档案、科普教育及专业诊疗的近视防控管理平台,以远像技术为支撑“预防-干预-管理”闭环。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