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
当地时间7月16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举行的“全球可持续交通最佳实践案例集”发布活动上,由中交集团承建的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环城路项目(简称亚环路)作为唯一中国企业海外项目成功入选。该项目由埃塞俄比亚政府推荐,充分展现了埃塞政府对项目成果的高度认可,以及中交集团在海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
作为贯穿“非洲之心”的绿色走廊。在激活经济方面,亚环路带动区域物流效率提升30%,沿线土地价值激增300%,直接创造就业岗位数万个,并通过吸引外资间接带动就业超8万个,为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作出显著贡献;在改善民生方面,亚环路将150万名低收入群体纳入1小时通勤圈,高峰时段通勤时间缩短40分钟,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大幅提升;在守护生态方面,亚环路项目创新采用全域新能源设施、智能感应路灯系统、雨水资源循环利用设施等,并精心设计野生动物生态廊道,构建起可复制的绿色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中交集团积极贯彻落实“双碳”目标精神,推动全产业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全过程绿色低碳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和减排降碳取得显著成效,能源使用效率实现大幅提升,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广取得积极进展。
在绿色标准引领方面,中交集团牵头制定公路、港口码头、机场、工业园区等绿色低碳设计标准、施工标准、操作指南及碳排放核算定额标准共计130余项,形成覆盖企业全业务领域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其中,“公路工程建设期碳排放量计算方法”获国际发明专利。
在绿色技术打造方面,中交集团开展“五年千项”绿色技术行动,形成首批200项绿色低碳工艺工法和199项全产业链典型应用场景,逐步构建涵盖设计、施工、运营养护全链条的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在碳管理和交易方面,企业积极开展碳盘查,参与制定并发布行业首个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方法学,率先创新构建基建领域碳交易模式并完成国内首个基建领域碳交易实践,挂牌成交首单蓝碳交易。
在绿色产业培育方面,中交集团推进全产业绿色融合发展,在交能融合、绿色金融、流域综合治理、海上风电等领域取得突破,完成28条高速公路光伏项目落地,发布首个公路工程低碳转型金融标准,完成首单公路工程转型金融实践。
(中交集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