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
从山南隆子机场落地,在一站式服务窗口办好边境管理区通行证后,开车沿着G219国道向隆子县城方向行驶,你会看到路旁密密麻麻的沙棘林组成一道“绿色长城”,守护着隆子县的碧水蓝天。
7月20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集中采访活动来到山南市隆子县。隆子河水缓慢流淌,河谷两岸是绵延40多公里、种植面积达50多平方千米的沙棘林。它曾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认证为“世界最大人工种植连片沙棘”。但在半个多世纪以前,这里还是裸露的沙石地,一年有近8个月的沙尘天气。
20世纪60年代,为了改变隆子县沙尘漫天的面貌,隆子县人开始向荒滩宣战。在试种多种作物均失败后,耐寒、抗碱的沙棘成为了隆子县人的希望。
近60年的时间里,几代人前仆后继,硬是用肩挑背扛的方式在荒滩上种出了一片绿洲。今年74岁的桑旦奶奶在开始种植沙棘时,还是一个13岁的小姑娘,是当时队伍中年纪最小的村民。她仍时不时就会到沙棘林中走走。她说,如今的生活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