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渤海又一亿吨级油田顺利投产

2025-07-22 11:25:5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7月22日,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我国渤海的亿吨级油田——垦利10-2油田群开发项目(一期)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海上最大规模浅层岩性油田正式进入生产阶段。

垦利10-2油田发现于2021年9月,位于渤海南部海域,距离天津市约245公里,区域平均水深约20米,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是渤海湾盆地凹陷带浅层发现的首个亿吨级岩性油田,展示了我国渤海岩性油气勘探的广阔前景。

“垦利10-2油田分为一期、二期两个开发项目。此次投产的一期开发项目主要生产设施包括新建1座中心处理平台和2座无人井口平台,计划投产开发井79口,预计高峰日产油气当量约3000吨。”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垦利10-2油田总监代齐加介绍说。

作为我国海上首次开发的枝蔓状稠油油藏,垦利10-2油田的储量分布具有“散、窄、薄、杂”的特点,油气储存在窄长弯曲的砂体中,不同砂体相互交织,如同树枝在地面上的影子,呈现“枝蔓状”,开采难度大。

“‘枝蔓状+稠油热采’的储层类型和开发方式组合在国内外均属罕见。通过科研攻关,我们探索形成了一套复杂稠油油藏开发技术体系,能够清晰描绘出地下油藏的形态和分布,实现高温蒸汽精确注入地层驱动原油采出,为垦利10-2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油藏总师蔡晖说。

面对储量分布零散、原油粘度跨度大等难题,项目创新采用了“常规注水+蒸汽吞吐+蒸汽驱”的联合开发方式。中心处理平台配套设计常规冷采和稠油热采两套生产系统,集多功能于一体,搭载关键设备240余套,是目前渤海区域工艺流程最复杂的生产平台之一,也是渤海南部海域首座规模化稠油热采平台。

为加快储量向产量的转化速度,中国海油坚持科技创新,钻完井工程技术取得多项关键突破,首次大规模推广应用自主研发的高温电潜泵注采一体化技术,改变了传统作业模式,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了国产化工具在稠油热采领域的应用革新。

(图片由中国海油提供)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