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制品盛热食有安全风险?

2025-07-22 18:20:22 来源: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早餐店里,塑料杯装着滚烫的热豆浆;外卖订单中,冒着热气的粥被盛放在塑料盒里……近日,不少短视频平台热传类似视频。相关视频称这些盛装热食的塑料餐盒会分泌邻苯二甲酸酯和氟化物等有毒物质,微塑料也会渗透到食物中。部分网友调侃:“手里的外卖突然就不香了”。

那么,这些盛着热腾腾食物的包装盒,是否真的存在安全风险?科技日报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国家强制标准,对塑料餐饮具的使用进行严格管控。具体来说,管控覆盖产品感官、总体洁净度以及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等。”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化学微生物检测室主任杜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目前市场上的塑料餐饮具,主要由聚丙烯制成,也有一些由聚乙烯制成。杜悦说,这两种塑料在力学性能、延展性以及抗油防渗能力上,都十分适合制作餐饮具。而像邻苯二甲酸酯这类大家关注的有害物质,其作用是增加塑料的延展性和可加工性,使材料更柔软。不过,在塑料餐盒加工时,由于聚丙烯和聚乙烯本身已足够柔软,从功能和成本角度考量,生产厂家完全没有必要再添加邻苯二甲酸酯。

公众关注的另一类有害物质——氟化物在餐饮具中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防水防油性。像聚丙烯餐盒这类塑料产品,本身的防水防油性就足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再添加氟化物。

谈到备受关注的微塑料,杜悦坦言,从塑料出现的那一天起,微塑料就有了。这就像纸和纸屑的关系一样。只是随着技术进步,现在人们能够发现并检测到微塑料。

“微塑料主要产生在塑料产品长期使用和老化过程中。塑料餐盒作为一次性餐饮具,使用时间短、更换频率高,很少会出现明显老化,因此消费者在使用时受微塑料影响相对有限。”杜悦补充道。

如果无法避免吃外卖,那么该如何尽可能降低包装带来的潜在安全风险呢?

对此,杜悦说,首先,消费者要在外卖平台上选择口碑好、信誉度高的商家。这类商家无论是菜品还是包装质量,通常都有一定的保证。其次,选择使用正规企业生产的塑料餐饮具的外卖商家。包括一次性餐饮具、塑料餐盒在内的食品包装,需经省级质量监督部门核发生产许可证后,才能上市流通。这些获证企业每年要依据国家食品安全强制标准对产品进行检验,同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抽查。在上述监管过程中,相关部门十分重视检测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所以正规企业生产的塑料餐饮具是有质量保障的。

围绕这一问题,杜悦还建议,消费者在拿到外卖食品后要尽快食用,这样既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菜品的色、香、味,又可以减少包装给食品带来的风险。另外,他提到,不建议反复使用塑料餐盒。“这类一次性餐饮具就是为单次使用设计的,反复使用会加速塑料老化,还可能为微生物滋生提供条件,进而增加食品安全风险。”杜悦说。

最后,他提醒公众,要按照餐盒上的使用说明来使用外卖塑料餐饮具。“有时我们觉得饭菜凉了,会直接把外卖餐盒放进微波炉里加热,但大部分餐盒不能够直接进行微波加热。可以微波加热的餐盒一般会在底部标注‘可微波加热’标识。”杜悦说。

责任编辑:许茜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