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款“智能造井机”投用

2025-07-22 16:52:0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罗玉箫

像“造楼”一样“造井”,是什么样体验?近日,记者来到湖北紫云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现场,只见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自主研发的抽水蓄能电站深竖井智能化造井机技术(以下简称智能造井机)作业繁忙有序。

这是国内首款应用在竖井衬砌中的“智能造井机”。湖北紫云山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时,设计年发电量15.6亿千瓦时。

在下水库泄洪洞竖井施工中,直径11.5米的圆形竖井如同长在半山腰的“天眼”。

“把竖井倒过来看,不就像在地下建一座大楼?”项目团队从房建技术获得灵感,在该公司技术支持中心帮助下,团队借鉴“空中造楼机”理念,搭建竖井机三维模型,并进行数十次论证推演、实验测试,成功研发“智能造井机”。

“我们要造一台能在竖井上‘生长’的机器。”项目技术负责人陈欣在技术研讨会上画出草图,最终演变为集模板提升、混凝土浇筑、智能监测于一体的“造井神器”。

竖井施工作为抽水蓄能工程中的技术重难点,井下衬砌施工伴随施工操作难、质量管控难、安全风险高等因素。“智能造井机”技术以传统滑模施工技术为基础,引用房建项目“造楼机”理念,将施工中物料垂直运输、钢筋转运、混凝土入仓浇筑、模板安装、自动化喷淋养护等工序集成化,可提升工效30%。

“在智能化同步提升技术的加持下,如同给平台装上‘聪明的大脑’。”陈欣介绍,“智能造井机”平台提升时,位移传感器如同“电子眼”,实时捕捉16个千斤顶的提升高度,在数控显示屏上显示各监测数据,数控系统通过换向阀调节每个油路的开合。系统自动计算行程补偿,必要时人工干预,将累计提升误差控制在毫米内,减少“人工抄平”误差,实现造井机步调一致的精准提升。

此外,“智能造井机”创新使用新浇砼提升强度检测技术,混凝土浇筑期间,后台检测装置“精准把脉”,判断混凝土强度是否达标,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滑升”,杜绝“凭经验”误判的风险。

“通过‘智能造井机’的运用,项目竖井衬砌施工,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时间成本,实现施工周期缩短15天。”项目负责人陈玉争说。

(受访单位供图)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