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61片!渝厦高铁穿江隧道管片生产完工

2025-07-22 18:00:1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17361片是渝厦高铁重庆菜园坝长江铁路隧道盾构管片的数量。7月22日,记者从渝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获悉,重庆菜园坝长江铁路隧道最后一片管片在智能化管片厂内成功下线,标志着盾构管片按期完工,为隧道的按期贯通打下坚实基础。

渝厦高铁起自重庆,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长沙段于今年6月27日开通运营,不过重庆东至重庆段还没有贯通。重庆菜园坝长江铁路隧道是渝厦高铁重庆段最后一段,是连接重庆站与重庆东站的控制性工程,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

隧道从重庆火车站起始,经行范围下穿市政道桥、轨道交通线路、房屋建筑、人防洞室、长江河谷、南山山体,隧道整体凸显穿山、穿城、穿江、穿水的复杂特点,正线全长11.942公里,其中,盾构段施工3.845公里,矿山法段施工8.097公里,为Ⅰ级高风险隧道。

“重庆菜园坝长江铁路隧道盾构段全长3845米,穿江区间长1282米。”中铁十四局项目负责人刚申富介绍,为攻克难题,中铁十四局项目部量身打造出一台泥水平衡盾构机。这是国内第一条完全在山洞里面进行盾构机组装、始发、接收并拆解的盾构隧道。

盾构机使用的管片全部由中铁十四局的智能化管片厂生产,共产生了17361片,这些“巨型构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隧道结构安全与运营寿命,管片参数十分严苛。每片管片宽度、厚度、弧弦长、预留孔洞、预埋件等误差均小于1毫米,外径12.2米、内径11.1米、环宽2米,成环后直径误差小于2毫米,混凝土强度达C60、抗渗等级P15。技术攻坚上,中铁十四局联合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组建科研战队,针对混凝土配比优化、浇筑工艺升级、养护周期管控等关键环节展开数百次试验,成功攻克大体积混凝土开裂、抗渗性能不稳定等行业性难题。

渝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武隆指挥部指挥长杨智勇介绍,面对管片气泡控制、色差防治等技术挑战,团队以工艺革新融合智能制造实现突破:通过油性改水性脱模剂技术让管片表面如镜面般光洁;采用磁吸薄膜工艺彻底解决蒸汽养护导致的色差问题;搭建“全自动喷淋养护+综合环境云系统”,让温湿度控制精确到±1℃。依托12.2米高精度模具及智能化生产线,应用管片模具三维检测技术,确保每一环管片的几何精度控制在毫米级,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误差范围。

目前,重庆菜园坝长江铁路隧道盾构段掘进施工3406米,管片推进拼装完成15327片,完成盾构段约88.7%。矿山法段施工7553.7米,完成矿山法段约93.3%。

(受访单位供图)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