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辉:大飞机是“算出来的必然”

2025-07-23 11:16:1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胥森哲 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

“大飞机不是‘造出来的奇迹’,而是‘算出来的必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商飞首席科学家吴光辉在日前召开的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上表示,基础科学在大型商用飞机研发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分享了C919大飞机研制中基础科学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

吴光辉表示,百年航空史实质上是一部基础科学的实践史。从协和飞机的超音速飞行,到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科学与工程的融合持续推动着航空技术的发展。他强调:“我们没靠奇迹,靠的是把公式算准、把技术吃透、把系统调顺。”

在C919研发过程中,气动设计依赖大量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分析,并配合风洞实验进行优化。“当超临界翼型的曲线在计算机屏幕上成型时,那些由偏微分方程生成的流线,就像被数学驯服的风。”吴光辉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数学在飞行器气动设计中的作用。他指出,这不仅是技术手段,更是工程师与自然规律之间的深度对话。

材料科学的进步也为大飞机发展提供关键支持。以铝锂合金为例,材料科学家通过对合金结晶过程的微观控制,实现了结构优化与减重目标。“材料科学从来不是碰运气,而是读懂原子的语言,读懂科学的语言。”吴光辉说。

他还重点介绍了当前正在推进的智能化设计工作。在AI辅助飞行器设计方面,中国商飞与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合作,开发了“东方·御风”“东方·翼风”等AI流场仿真模型,并启动三维翼身组合体设计智能体的研发。这些技术可有效提升设计效率,并释放工程人员在核心技术创新上的精力。

谈及未来,吴光辉表示,科研团队正持续积累针对零碳飞行的基础科学储备,包括更安全的储能方式、氢燃料电池效率优化和立体城市交通的基础布局等。

吴光辉认为,大飞机事业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把长远目标拆成一个个当下的科学问题,用时间和耐心去解答”。这是他坐在驾驶舱中透过舷窗看云层获得的深刻体会。

目前,中国商飞公司正与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展开紧密合作,邀请来自数学、控制、空气动力学等领域的国际科学家走进大飞机研发一线,围绕智能飞控、结构优化、健康管理等方向展开实质性技术攻关。

中国商飞公司副总经理吴文生表示,企业未来将进一步支持科研人员在航空减排、智能设计等方向深化探索,携手基础科学界助力中国民机迈向更绿色、更智能的未来。在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上,中国商飞北研中心还展示了梦幻工作室设计的室内浮空器。

(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