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在7月23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宣布,经党中央批准,定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海南自由贸易港(以下简称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具有里程碑意义。”王昌林强调,封关不是封岛,而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封关后海南与国际的联系将更加便捷。这对于加快吸引全球优质要素集聚,促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为全国改革开放探路开路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封关是指,将海南岛全岛建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王昌林表示。
他解释说,“一线”放开,就是将海南自贸港与我国关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作为“一线”,实施一系列自由便利进出举措;“二线”管住,就是将海南自贸港与内地之间作为“二线”,针对“一线”放开的内容实施精准管理;岛内自由,就是在海南自贸港内,各类要素可以相对自由流通。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开放发展新阶段的开始,也是一项长期持续推进的任务。”王昌林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制定了现阶段的封关政策措施,具体可概括为“四个更加”。
一是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由21%提高至74%;二是实施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在“一线”进口方向,对全国现有的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三是实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以岛内现有8个对外开放口岸作为“一线”口岸,对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给予放行,设置运行海口新海港、海口南港等10个“二线口岸”,对进入内地的货物创新采取多种便捷通行举措;四是实施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
“总的看,封关后海南自贸港将继续保持与内地之间的便捷往来。”王昌林补充道,未来各类主体特别是广大旅客,进出海南岛不仅不会受到影响,还将享受到更好的旅行体验和更好的服务。
封关政策已准备就绪
“目前,海南自贸港建设已进入成型起势、即将全岛封关运作的新阶段。”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冯飞在发布会上介绍,海南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
冯飞介绍,海南开放力度越来越大,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境外直接投资97.8亿美元,年均增长97%。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年均增长43.7%。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长31.3%和32.3%,176个国家和地区在琼投资,经济外向度提高到35%。免签政策全国最优,共85个国家可免签入境海南。
从产业体系来看,冯飞谈道,海南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5年增长13.7个百分点,占全省GDP比重达67%。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80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建成,并具备高密度、多型号发射能力。离岛免税销售额占全球免税市场的比重超过8%。
“封关政策方面,已准备就绪。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禁限清单、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等政策和配套文件都制定好了,软硬件条件方面已全面完成,封关硬件设施通过国家验收,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海关智慧监管平台等信息系统也建好了。”冯飞表示,接下来,将按照中央部署奋力推进,确保如期顺利封关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