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我国在售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

2025-07-23 21:13:5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7月2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当前,我国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迅速,有的在售新能源汽车配备了智驾系统,有车企表示,下一代的智驾系统会彻底“解放双手”,实现真正的智能驾驶和无人驾驶。公安机关对此有何评论?下一步将如何规范管理?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表示,据了解,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这些“智驾”系统都还暂时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是由系统辅助驾驶人去执行一些动态驾驶的任务,车辆还需人来操控,驾驶人才是最终的责任主体。

王强强调,如果驾驶人在驾驶车辆时“脱手脱眼”,即双手脱把,两眼不是观察前方,而是低头看手机,甚至是睡觉打盹,不仅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风险,一旦出事,还可能面临着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追责三重法律风险。

王强表示,为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公安机关将会同有关部门从加强车企管理、加强法律配套、加强宣传提示三方面开展工作。如,公安机关将积极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行业主管部门,督促车企落实主体责任,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的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杜绝夸大和虚假宣传。

此外,公安机关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动细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配套法规规章,明确0到2级辅助驾驶系统“人机共驾”的法律属性,同时,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不断提升辅助驾驶系统技术可靠性,制定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并探索将自动驾驶分级标准、辅助驾驶的操作规范纳入到驾驶人教育培训和考试范围。

驾驶人始终是行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王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提示,使广大驾驶人清楚认识到现阶段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在购车和使用的时候,都应该全面了解、掌握辅助驾驶系统的功能特性以及启动和关闭的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清楚认知辅助驾驶的技术边界,一旦‘脱手脱眼’,可能面临严重交通安全隐患和法律风险。”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