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十项“AI+科学”里程碑成果 

2025-07-26 21:49:5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7月26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学前沿全体会议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多家顶尖科研机构及企业发布十项突破性科学智能联合创新成果,涵盖量子计算、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深空天文等多个关键领域。

这十项成果分别为:全球首个基于人工智能的量子计算中性原子排布算法、多智能体虚拟疾病学家系统“元生”(OriGene)、全球首个单细胞DNA甲基化基础模型scDNAm-GPT、丰登育种大模型及应用、凝聚态物质科学全栈式智能科学发现系统、AI地球科学家智能体系统EarthLink、面向多碎片目标的人工智能跟踪系统、化学反应优化多智能体ChemBOMAS、RNA病毒语言模型Viracle、三维飞行器生成智能体。

从60毫秒完成2024个量子比特的无缺陷排布,到自主发现并验证癌症治疗新靶点;从单细胞级别精准检测癌症,到分钟级生成飞行器设计方案;从预测超导材料性,能到追踪太空多碎片……每一项成果均标志着AI正在刷新科学发现的新范式。业内专家认为,上述创新不仅推动前沿科学进步,更将在疾病治疗、粮食安全、环境保护、航天技术等领域形成实际应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科技支撑。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在会上也开源了“书生”科学多模态大模型Intern-S1,并基于此打造了“书生”科学发现平台Intern-Discovery。这一平台搭载了200余个跨学科智能体,覆盖物理、化学、生物等六大领域,支持低代码开发,助力科研智能化。据介绍,平台中开设了“科学数据广场”,开放50家顶尖机构的200余个PB级权威数据集,有助于打破行业当下的数据孤岛瓶颈。

“我们希望通过体系化的AI赋能,为科学研究提供‘革命的工具’,推动科研范式变革。”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白磊说。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实验室将加速以新一代通专融合基座模型的方式解决具体科学发现中的关键问题,扩展“书生”科学发现平台Intern-Discovery的学科覆盖范围、基座模型能力、科学数据规模、智能体多样性、实验设施类型等,深化应用场景,联合全球机构、企业与科研学者打造示范应用案例,为科学发现与产业创新提供关键驱动力。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