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味道到新速度 西夏嘉酿解锁转型密码

2025-07-28 16:36:2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炎炎夏日,啤酒成为消暑标配,宁夏西夏嘉酿啤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夏嘉酿”)首款采用100%全麦酿造工艺的精酿啤酒,在市场上格外抢眼。这份亮眼表现的背后,是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在转型之路上积蓄的深厚底气。

日前,宁夏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度自治区先进级智能工厂(第一批)名单,西夏嘉酿啤酒智能工厂赫然在列。从手绘图纸到智能中枢,从传统酿造到数字管控,这家扎根宁夏47年的企业以“智”提质,不仅守住了老味道,更跑出了新速度。

技术迭代焕新 酿出醇正滋味

步入西夏嘉酿酿造车间,伴随着轻微而规律的嗡鸣,膜式过滤机正在高效运转。这是啤酒成熟后至关重要的“净化关卡”,透过一旁的观测窗,原本略带浑浊的酒液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清澈。

“这一智能化系统通过特制的高分子膜组件,能精准拦截并滤除酒液中残留的酵母细胞及微小杂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固体废弃物,有效替代了传统的硅藻土过滤方式。”西夏嘉酿供应链总监陈同林介绍道。

然而回溯1978年建厂之初,西夏嘉酿的技术条件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彼时,首任技术员只能趴在简陋的绘图板上,一笔一划手绘非标零件图纸。图纸画好后,没有现成的加工设备,工人们就靠着最原始的钣金工艺在车间里敲敲打打。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调试第一瓶啤酒的场景。光是控制发酵温度的温度计都成了‘拦路虎’,需要反复校准三次才敢小心翼翼地插入发酵罐,生怕一丝误差影响了啤酒的口感。”一位老员工回忆道。

如今,从糖化到过滤的关键环节,中央控制系统均已实现对酿造全流程的数字化集中管控。

包装线上,灌装设备以稳定的节奏高效工作着,灌装、压盖、贴标,工序一气呵成。不远处,智能机械臂舒展着灵活的大手,与高速纸箱包装机协同完成装箱码垛,在带动车间单日产量稳稳提升2%的同时,整个环节的能耗反而降低了1.5%。

“技术革新正从效率提升、节能突破、安全保障三个方面重塑生产链条。”陈同林特别强调,西夏嘉酿的每瓶啤酒瓶身上都带有追溯二维码,这是酒厂赋予其唯一的“数字身份证”,完整记录了从原料来源、生产工艺到质量检测等全链条信息,实现了多道工序数据可查询。

全链节水降耗 守住绿色底色

“守护风味稳定性,提升绿色生产力。我们每项改造都是围绕这两个目标进行的,把节能降耗理念深度融入到生产运营全价值链。”西夏嘉酿总经理姜涛告诉记者。

在减碳方面,冷凝水余热回收项目成效尤为显著。通过回收啤酒糖化煮沸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闪蒸气,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180余吨,成为厂区重要的热能回收支柱。在节水方面,通过优化清洗工艺、升级中水回收系统等举措,西夏嘉酿年节水达33.4万吨。此外,酒厂7500吨处理后的中水每年无偿用于市政绿化,形成“厂区—城市”的水循环生态链。

从每一度电到每一滴水,西夏嘉酿始终践行全链路节水降耗。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该厂酿造每百升啤酒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30.3%,水耗下降45.8%。

各环节的精准把控让麦芽的香甜和酒花的清爽都得到了更纯粹的释放。这些精益求精的工艺改进,最终都化作杯中那份香醇。

作为在精酿领域的重要布局,西夏嘉酿近日发布的首款精酿啤酒采用不过滤、不稀释工艺保留酵母,并特别模拟贺兰山腹地洞穴的恒温微环境进行发酵,让精选的澳洲麦芽风味得以充分释放,原麦汁浓度达11°P,酒精度4%vol,口感更加醇厚。

“这是我们献给宁夏消费者的一份诚意之作,首批产品已进入餐饮场所及超市。”姜涛介绍,西夏嘉酿还推出了荞麦风味的特色精酿产品“西夏荞当家”,进一步丰富精酿产品线。

从上世纪为填补宁夏啤酒空白而设厂,到如今在智能化浪潮中前行,西夏嘉酿在转型中坚守初心。“获评智能工厂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陈同林表示,“我们将持续聚焦智能化、数字化实践,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