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近日,由北京市广电局举办的“北京超高清视听·行!视听奇境”公共服务主题活动落地北京首开通州万象汇,呈现了一场科技与文化交融的视听盛宴。
当超高清技术成为唤醒文物生命力、解锁文明密码的关键力量,古蜀文明、藻井文化、纹样图腾等千年文明从博物馆、古籍中“走出来”,成为可看、可感、可互动的体验,让消费者在购物休闲的同时,获得深度的文化浸润。
走进活动现场,高精度扫描重建、裸眼3D等技术,让中国古建筑中重要的装饰构件——藻井以超高清画质“悬浮”于空中,每一道榫卯结构、每一条藻纹肌理都纤毫毕现。
观众从“藻井长河”走出,通往古蜀文明的时空大门开启:夜空之下,古蜀人仰望辰星,描绘图腾符号。
这些内容的精彩呈现,依托于北京市广电局在超高清方面的生态构建。为了推动超高清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北京市广电局接连发布了《北京市支持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2024-2026年)》《北京市超高清视听先锋行动计划(2024-2026年)》,设立首支超高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内容制作、技术研发、终端普及等全链条升级,以“硬核政策+专项资金”双引擎驱动产业发展,不仅实现超高清内容供给突破6万小时,更推动162项技术创新成果落地,培育1100余家相关企业,形成“采集-制作-传输-显示-应用”全链条升级闭环,为全国视听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北京样本”。
(北京市广电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