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7月26日,全国首届“守护中国好水”启动仪式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举行。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权威发布和广泛宣传,引导公众认识我国优质水源地,形成守护水资源的强大合力。
在启动仪式上,有关领导和专家围绕水源地保护、水生态系统功能发挥、水资源科学利用等议题发言,强调“守护中国好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在随后举行的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优质水源地保护、草原河流生态修复、边境草原生态旅游建设等议题展开讨论,为科右前旗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文强说,科右前旗在水治理和水保护上做了很多工作。希望通过本次守护中国好水活动,科右前旗能在水资源保护、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科右前旗有120条河流穿行于1.7万平方公里的草原,如大地的蓝色脉络,滋养万物,让1100余万亩草原保持75%植被覆盖率,让600余万亩林地郁郁葱葱,也让28万牧民的生活有了甘甜的底色。好水是科右前旗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多年来,科右前旗持续推进生态治理,其中,满族屯山洪沟治理使汛期河水“驯服”,海勒斯台河清淤工程让鱼虾重返河道;80%畜禽粪污实现资源化利用,90%农田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农药使用量减少15%;50多位河长年巡河200余次,累计巡河近1000公里,每条河都有人“撑腰”。
“守护好这水,不只是科右前旗的事,更是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一环。科右前旗通过‘六大行动’‘代薪休假’,让守护水生态成为可持续的事,让清水滋养草原、福泽子孙。”兴安盟行署副盟长、科右前旗委书记孙书涛说,如今在科右前旗,节水已成为全民共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体工程进度达65%,荷丰农业水处理自动化技术提升项目已完成总进度50%,四类供水管网改造提升项目均已开工……每一滴从草原流过的水,都被精打细算地用在“刀刃”上。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生态环境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文献信息与学术传播中心主办,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水与生态(英文)》期刊、科右前旗人民政府、满族屯满族乡党委政府协办。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部门专家学者,科右前旗委、政府相关领导参加活动。
(科右前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贺心欣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