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江耘)7月25日,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高分子学系教授高超团队联合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刘益伦团队,制备出具有微穹顶结构的高弹“烯陶”气凝胶。其耐热能力突破2000摄氏度大关,在反复挤压下依然保持轻盈高弹、性能稳定。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
气凝胶是一种超轻的固体材料,素有“凝固的烟”之称,90%以上都是蜂窝或拱形微纳米级气孔。
此次研究中,科研团队采用易于操作的二维通道受限发泡方法,将气凝胶内部气孔形状变为穹顶结构,从而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计算机仿真模拟显示,微穹顶结构的弹性应变能存储能力至少是传统结构的10倍,使气凝胶展现出弹性抗压特性。
记者了解到,科研团队制备的“烯陶”气凝胶,一半是陶瓷、一半是石墨烯,是两者在原子层面的二维杂化。实验显示,“烯陶”气凝胶在宽温域范围具有突出的力学弹性,不仅常温下能被反复压缩,而且在零下268.8摄氏度至2000摄氏度的环境中仍保持99%弹性应变的优异性能。
“我们相信二维通道受限发泡法会打开许多未知的多孔材料世界,其中有更多优异性能及应用场景等待我们去发现。”高超说,未来,这种新材料或许能让探测器更接近太阳;人们穿上由它制成的热防护服,能够深入地球内部,探索前所未见的奇异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