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iPath登上“AI向善”全球峰会  国产AI病理模型加速实现医疗普惠

2025-07-28 22:24:1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近日,由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携手47家联合国机构共同举办的2025“AI向善”全球峰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峰会期间,ITU正式发布《AI向善,创新致效——2025年中期报告》(AI for Good Innovate for Impact Interim Report 2025),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联合华为公司共同打造的“RuiPath病理大模型:AI辅助病理诊断”方案获评为ITU全球标杆案例。

6月底,RuiPath病理大模型已率先开源视觉基础模型。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表示,病理大模型只有真正临床应用才能产生价值,实现AI普惠。希望通过开源与成果共享,集聚上海力量、中国力量,让更多同道参与到病理辅助诊断模型的研究与应用中,加速RuiPath病理大模型临床应用落地,共同提高医疗水平,让AI医疗能力持续惠及全社会。

数字化打破早诊早治困局

我国是癌症最严峻的国家之一,《2024中国癌症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约新发482.47万癌症病例,死亡病例257万例,占全球总数的近1/4。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癌症治疗关键,在此过程中,亟需扩大病理辅助诊断可及性、提升病理诊断准确率及基层病理诊断水平。

但同时,病理医生数量缺口巨大,分布不均衡,且基层医院初诊符合率较低——一系列严峻挑战摆在行业面前。

智慧病理是突破这一困局的关键所在。

AI的突破性发展,正在推动医学诊疗从传统医学向数据驱动的精准医学跨越。在病理诊断领域,AI应用将有效缓解我国病理医生短缺的现状,显著提升病理切片检查效率和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支持。

发布于今年2月的RuiPath病理大模型正是这一领域的有力实践。这个用于全流程临床病理辅助诊断的多模态病理大模型,目前已覆盖我国每年全癌种发病人数90%的19个常见癌种,涵盖上百个辅助诊断任务。

走到这一步殊为不易。数字化是第一步。2023年,瑞金医院发布《数字化智慧病理科建设白皮书》,改变了传统显微镜下阅片工作方式,通过将病理切片图像数字化,使医生能够在显示屏上进行病理辅助诊断,大幅提升了病理医生的诊断效率与精度,也为远程诊断奠定基础。

2025年,华为医疗卫生军团及后方研发力量入驻瑞金医院,共同完成对百万数字病理切片等数据的训练,发布RuiPath病理大模型,模型能快速精准识别病理切片中的病灶区域,单切片AI诊断时间仅需数秒。

医工融合炼出“秒级诊断”

具体来看,RuiPath病理大模型基于华为DCS AI解决方案打造,整体方案与病理全流程业务结合,通过AI全流程工具ModelEngine,实现数据准备、模型训推、应用编排全流程的工具化、标准化和自动化,解决了模型落地过程中数据准备难、模型开发难、算力投入大、应用开发难等主要问题。

最终,本次开源的视觉基础模型在业界12个主流公开数据集的14个下游任务测试中,有7个达到业界领先水平(SOTA),并已具备临床验证能力。通过AI互动式阅片,单切片诊断时间从传统镜下的5-10分钟提升至秒级。

在这背后,瑞金医院病理科主任助理笪倩介绍了炼大模型的关键:数据层面,百万级高质量病理切片库覆盖常见癌症,且罕见病数据全国领先;算法层面,采用“智能学习系统”(PanVL-T1技术);算力层面,首次用16张国产芯片训练百万切片;存力层面,通过压缩技术最多可省下45%存储空间,存算协同技术节约30%训练周期。

如在数据层面,病理切片图像数据量大、格式不统一等问题显著存在,数据预处理耗时占模型开发训练时长的60%。为此,华为团队采用统一数字病理格式(CSP)格式,将繁杂的病理切片图像格式统一,为模型训练做好数据准备,并通过ModelEngine提供专业数据处理工具,病理医生只需要简单的勾勒便可标记出模型训练可用的数据。

在应用开放层面,医疗行业数字化系统繁多,模型集成到实际工作环境需要与原有多系统进行对接,工程复杂度极高,华为通过开源的ModelEngine中的应用智能体将应用上线周期从10天缩短至2天。

打造AI行业化落地样板

数月前,华为正式组建医疗卫生军团。让技术专家联手行业“老师傅”,用ICT技术积累搭起医疗与AI的桥梁,是军团模式的特色,也是推动AI落地的“杀手锏”。

医疗卫生军团和瑞金医院一起,打造了RuiPath病理大模型这一AI行业化落地的样板。

这背后的甘苦,华为工程师曾道出一二:“一开始医生说亚型,我们都听不明白。大半年的时间里,双方专家天天泡在一起。AI专家深入科室,理解病理医生从切片制作、阅片、诊断到报告的全流程。医学专家则将几十年的临床知识和诊断逻辑告诉AI专家,从而转化为AI可以理解的‘语言’。大家不停创新,不停改进。”

就这样,团队慢慢理解了什么是下游亚型,理解了切片的制作流程,片子看多了,AI工程师甚至都学会了“看片”,初诊结果得到专业病理诊断医生赞许。最终,团队结合病理诊断的业务流程,逐步将诊断融入AI大模型技术中,跑通模型训练与推理的全流程,最终让病理大模型得以覆盖超过100种下游亚型。

6月30日,RuiPath病理大模型的视觉基础模型正式开源,华为也同步开放了基于开源模型的示范实践,国产医疗AI从技术突破迈向生态共享。

华为医疗卫生军团总裁张伟力表示,医疗资源不平衡是制约医疗普惠的难题,而AI有能力成为消除鸿沟的力量。通过开源瑞金医院优质数据与知识积淀,基层医院不再“从零起步”,而是可以直接在RuiPath大模型上搭建自己的辅助诊断系统,极大降低使用门槛,加快应用落地。

更重要的是,模型标准、工具体系、评测机制等能力的开放,为大模型走向诊疗一线铺平道路,打通从模型到应用的AI医疗“最后一公里”。

“病理诊断作为医疗诊断的‘金标准’,其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王育强调,RuiPath的开源,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探索,也是一份对现实困境的温柔回应。让高质量医疗资源惠及更多患者,是技术的意义,更是AI向善的方向。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