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通讯员 张牧秋
“以前靠人工巡查,不仅耗时长,遇到暴雨天还存在安全风险。现在有了这些‘电子哨兵’,雨情、水情、险情实时传回指挥中心,预警响应效率至少提升了70%!”龙江森工集团东京城局公司森林防火部部长赵廷玉指着监控大屏上跳动的监测数据感慨道。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面对复杂多变的气象形势,龙江森工集团以科技赋能提升预警效能,通过“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让防汛“看得见、传得快、判得准”。
在通北林业局有限公司,水面救生机器人的投入使用更标志着防汛救援进入“智能时代”。
“这个‘水上侦察兵’能在30秒内抵达落水点,搭载高精度定位和智能避障系统,即使在湍急水流中也能精准作业,救援人员百米外遥控操作即可安全拖回被困人员。”龙江森工集团通北局公司副总经理孙道森介绍。
“报告指挥中心!水位超警戒线,10名群众被困,请求支援!”近日,一场模拟极端暴雨引发洪涝灾害的综合演练在山河屯局公司上演。抢险组迅速加固河堤,无人机组精准定位受困群众,医疗组快速转运“伤员”,各环节衔接紧密,30分钟内完成全部救援任务。
“防汛预案不是‘纸上谈兵’,必须通过实战检验。”龙江森工集团森林防火部部长孙立涛表示,今年,集团科学修订完善集团级、林业局级、林场级防汛应急预案,覆盖组织指挥、物资调配、人员转移等全流程。从局公司到林场(所)、社区,累计开展防汛抗洪、紧急避险演练415次。
“河道倒木清了,堤坝加固了,心里踏实多了!”看着家门口海浪河焕然一新的河道,大海林局公司海浪河林场居民王大姐竖起大拇指。
防汛之本在“防患于未然”。今年,龙江森工集团印发《2025年防汛抗旱工作大检查通知》,针对病险水库、河道险工段、山洪易发区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地毯式”隐患排查,建立“整改销号”闭环机制,确保风险“动态清零”。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相关负责人表示,龙江森工集团将以最严标准、最实举措为林区群众筑牢“安全堤坝”,坚决打赢防汛这场硬仗。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