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通讯员 郭晨凯 施恩康
连日来,五峙山列岛上空,万鸟飞旋,千鸟迎宾,蔚为壮观。岛上的中华凤头燕鸥迎来“小生命”,雏鸟接连破壳,神鸟再贴“新丁”。
20世纪30年代,中华凤头燕鸥受台风袭扰、栖息海域过度捕捞、渔民滥捡鸟蛋带来的威胁,一度濒临灭绝、踪迹难觅,因此被称为“神话之鸟”,还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级别。
记者了解到,浙江海警局持续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接过“鸟岛”生态保护的“接力棒”,海警执法员巡航在碧海蓝天间,默默守护着中华凤头燕鸥一程又一程迁徙繁衍之旅。
每年的5至10月,五峙山列岛迎来中华凤头燕鸥的“返乡潮”,浙江海警局联合自然规划局、公安等部门,设立山海生态联勤共治站,利用AI监测、无人机巡航、海上巡查等方式,构建全天候、立体式保护网络。执法员们定期登岛除草、捕鼠、驱蛇,为其繁衍保驾护航。
近年来,浙江海警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海洋生态保护新模式,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治理新格局,创新推出了护鸟三策、守山四心、巡库五则的“生态治理三四五”工作法,组建“山海守护人”生态保护队伍,将海洋生态保护触角延伸至岛屿每个角落。
如今第一批中华凤头燕鸥幼鸟在8月振翅南飞,当“神话之鸟”的羽翼划过天际,海警执法员的“双向奔赴”还在续写,相信明年春天,第一缕暖风吹过东海洋面,会有更多双白色的翅膀展翅高飞。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