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溪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7月26日至27日,青藏高原东缘药用植物研究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甘南州合作市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汇聚智力资源,赋能青藏高原中藏药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加强各科研教学推广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藏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来自全国的中藏药科研专家、企业代表及技术人员齐聚一堂,为高原中藏药产业发展擘画蓝图。
“甘南作为我省的独特的生态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富集区,拥有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种植条件和丰富的道地药材资源。此次研讨会既是推动中药材种植与区域特色深度融合的契机,也是落实我省中医药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邵晶在致辞中表示,学院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在中药材的规范化定制、品种选育、质量控制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研究。
开幕式后,8位专家学者先后以《唐古特大黄资源繁育与可持续利用》《青藏高原濒危药材羌活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研究与实践》《川西高原红毛五加生物学与栽培研究》等主题作了主旨报告。
会议期间,参会人员深入甘南高原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迁地保护中心、甘南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川贝母及大黄种植基地、甘南中藏药仓储物流中心、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综合实验基地,实地调研高山草甸濒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产业化情况。在甘南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独一味现代化加工厂,药香四溢,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构建了“科研+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联动模式,带动当地3.5万亩药材种植,帮助农牧民实现稳定增收。“公司年经营独一味800—1200吨,占全国独一味总产量的85%,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农牧户增收致富。”公司总经理康生福的介绍让在场专家看到了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在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甘南综合试验站,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的各位专家详细察看青稞柴胡套种试验田,询问作物生长周期、抗逆性及经济效益等。据了解,近年来,试验站围绕当地特色优势农作物青稞产业,开展青稞高产优质绿色多元化新品种选育,已选育出甘青10号、甘青11号等新品种,并进行产品研制、施肥技术研究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等研究。该试验站紧扣产业趋势,推动育种与产业需求对接,以专用型和功能型为方向突破瓶颈,为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种源保障与技术支撑。
本次会议由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甘南藏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局主办,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种子种苗扩繁与生产技术岗位承办。
(曾文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