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通讯员 曾理
7月26日,由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专家牵头撰写的国内首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在西藏日喀则陆军第953医院举办的“2025高原血液与健康论坛”上正式发布,填补了国内该领域学术空白。
该专家共识发起人、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曦教授介绍,高原自然环境恶劣,为适应低压低氧的环境,机体红细胞反应性增多,如果过度反应则演变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该病症通常指居住在2500米以上高原超过6个月,因缺氧导致的以红细胞过度增多为主要特征,进而出现以头痛、头昏、乏力、心悸、睡眠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高原病最常见的一种类型。HAPC是引发其他慢性高原病的基础,严重影响高原人群健康和我军官兵的战斗力,但目前国内尚缺乏规范而系统的临床诊治的专家共识。为了更好地规范HAPC的诊治,来自全国的60余位专家经过7次讨论,18个版本的修改制定该专家共识,并在最新一期《中华血液学杂志》正式刊发。
据了解,此次由血液病、心血管病、高原病、中医和护理专家结合最新循证证据及高原医学实践经验制定了该共识。该共识分别从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治疗、疗效评估和预防五个方面,明确了临床对于HAPC的分层诊疗策略,并集成创新地纳入中医药和藏药,以及红细胞单采术及放血疗法对于HAPC治疗的内容,对于临床指导更具实用性和广泛性。
张曦教授介绍,该共识的发布有助于指导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诊治,为高原人群健康和高原官兵战斗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医疗保障。他强调,在发布该专家共识后,还应该进行推广和科普,启动HAPC放血诊疗规范,论证培育高原血栓相关研究。
在“2025高原血液与健康论坛”学术交流环节,特别邀请来自西藏、甘肃、青海、宁夏、云南、陕西、浙江、重庆等地血液病领域专家参会,围绕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现地治疗策略探讨、个体高原适应性的精准筛选、高原病诊治进展、高原血栓的中药防治、高原血液病护理等内容展开了深入学术交流,以学术赋能高原地区医疗水平提升,以军民协作筑牢边疆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