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
3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一、二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5%、4.9%,总体呈现回升态势。
分产业看,上半年,第一产业用电量6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用电量3.1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3.0%;第三产业用电量91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4.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0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9.1%。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智部主任侯文捷表示,用电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电力消费的回升,反映出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呈现总体稳中有进、回升向好的态势。具体来看,促消费系列政策的逐步落地拉动部分省份工业用电量回温,促使第二产业用电量逐季回升;“两新”等政策拉动充换电及互联网服务业等新业态用电量高速增长,推动服务业用电量快速增长。此外,受气温因素拉动影响,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明显回升。
电力供应方面,上半年,全国重点调查企业电力完成投资合计6546亿元,同比增长9.6%。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比超六成。在发电装机快速增长带动下,新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合计发电量占全口径总发电量比重超四分之一,达到26.0%,比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此外,上半年,全国完成跨区输送电量43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智部电力供需分析处处长陈亚宁表示,接下来的8月份将是电力保供关键期,根据目前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以及宏观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来看,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将保持总体平衡,华东、华中、西南、南方区域个别省份可能出现短时供需紧张,但通过最大程度的跨省跨区余缺互济后,可以实现电力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