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朋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建筑行业传统混凝土振捣作业依赖人工操作,存在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质量不稳定、安全风险高等问题。近日,一款由第三建设分公司联合中铁上投青岛地铁5号线项目经理部、中铁四局青岛地铁5号线土建二标段02工区共同研发的板类混凝土自动化振捣机器人,在地铁建设中投入应用,以智能化手段为行业带来全新解决方案。
据介绍,为落实“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理念,研发团队在侧墙智能振捣技术基础上,成功推出这款多功能振捣机器人,其核心目标是通过“三降两提一转变”,即降低施工成本、作业强度和风险,提升质量与效率,推动传统建造向智慧建造转型。
该机器人具备参数智能设定功能,可精准调节振捣时间、深度、频率及振幅,实现自动行走、转向与振捣,彻底避免人工漏振问题。中铁四局项目部率先在青岛地铁5号线延安二路站、延昌区间、昌乐路站应用了该机器人,由于施工效率高,施工效果好,得到建设单位的认可。机器人顺利完成工作,还能满足建设单位A级标准,展现了优异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该机器人集智能化与轻量化于一身,支持可视大屏、远程控制、5G互联及云数据管理,实现施工全程可视化监控,1人遥控即可操作;采用新能源锂电池,续航达4小时,零污染、低噪声,保障连续施工;采用微积分算法,通过仿真建模进行振捣时间、振捣深度、行走速度、振捣间距等参数设定;在应用场景上,适用于房屋建设、市政等多种施工场景,并通过5G接入智慧工地平台,实时上传振捣数据,为质量追溯和工艺优化提供支持。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