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挺起燕赵大地“产业脊梁”

2025-08-05 12:45:07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陈汝健

“十四五”收官在即,燕赵大地科技创新浪潮奔涌,一个个技术突破正重塑产业面貌。

河北首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国—塞尔维亚钢铁绿色制造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中塞联合实验室”),研发出500兆帕的双相钢,让汽车外板强度跃升40%的同时减薄0.05毫米;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物探”)的“两宽一高”技术,如同洞穿万米地层的“深地之眼”,支撑深地塔科1井精准触达万米目标层;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谷科技”)突破On-cell触控显示技术,实现柔性屏减薄30%,年产柔性屏超3010万片,带动143家企业集聚成群……在钢铁、深地、光电三大领域,河北正以硬核成果诠释科技与产业融合的新高度。

钢铁产业:摆脱“粗重”标签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中塞联合实验室的用户技术中心,试验机正对一块银亮的汽车外板千锤百炼,最终生成这块双相钢板强度的数据报告——抗拉强度突破500兆帕。该实验室主任张彩东介绍,与常用钢板相比,这种双相钢板强度更高,厚度却更薄,抗凹性更强,仅一个引擎罩就能减重8%。

这项技术突破彻底改变了下游产业认知,张彩东说:“它引领关键技术创新和钢铁产业绿色转型,为国产汽车提供更优更轻的‘铠甲’。”

这项标杆性技术,正是中塞联合实验室的代表性成果。中塞联合实验室由河钢集团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共同承建,是河北开放创新的重大突破。张彩东介绍,实验室成立不足一年,已在低碳冶炼、绿钢研发等关键领域实现3项技术突破,为河北钢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实验室的精准数据与生产线的轰鸣声中,一块钢板的进化史清晰可见:减的是毫厘厚度与碳排放,增的是产业竞争力和含绿量。以河钢集团为代表,一批企业借核心技术突破,实现从“吨钢”向“精品钢”的价值跃迁。

钢铁技术攻坚,是河北产业动能转换的缩影。“十四五”期间,河北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优势领域,全力突破“卡脖子”与“杀手锏”技术。河北钢铁等产业正以科技为翼,摆脱“粗重”标签,向高端翱翔。

物探技术:“勘探慧眼”透视万米地层

在东方物探的科技版图上,“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占有重要位置。传统地震勘探如同用老式相机拍摄照片,而“两宽一高”技术则像用高清数码相机多角度拍摄立体影像。通过宽频激发、宽方位观测、高密度采集三位一体,该技术构建了地下油气藏的动态成像系统,实现了对油气藏的精准探测。中国石油集团物探首席专家张少华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宽频”相当于彩色照片,看到的地下信息更丰富;“宽方位”相当于从不同角度拍照片,可以看清地下全貌;“高密度”相当于数码相机的高像素,像素越高拍出的照片质量越好,以便人们在勘探过程中获得更丰富、更准确的油气资源信息。

能使万米之下地层构造精准成像的“两宽一高”技术,已在实战中大显身手。

塔里木富满油田曾被视为勘探禁区,因其地表地下双复杂结构令传统勘探束手无策。“正是‘两宽一高’技术突破了障碍。”张少华说,凭借这一技术的精准定位,这里发现了我国最大超深海相碳酸盐岩油田。

张少华介绍,在鄂尔多斯盆地,面对仅5至8米的超薄储层,“两宽一高”技术帮助勘探人员看清了储层走势,助力发现了10亿吨级页岩油大油田——庆城油田。

目前,“两宽一高”技术应用面积已超过40万平方公里,已支撑国内3个10亿吨级油田和4个万亿立方米大气区的勘探开发。“这是从理论到装备的体系创新,是引领物探行业发展的‘勘探慧眼’。”张少华说。

从突破勘探禁区到发现“能源粮仓”,这项核心技术突破不仅刷新了地质认知深度,更夯实了国家油气能源安全基石。

柔性屏幕:点亮县域经济跃升之路

步入云谷科技展厅,只见一幅12.3英寸柔性屏如画卷般优雅伸展、卷合,荷花图案随屏幕弯曲流淌。它与侧旁陈列的内折、外折、三折等多形态柔性屏,共同勾勒出未来显示图景。

“柔性屏的核心在于我们攻克的On-cell触控显示技术。”云谷科技总经理李俊峰点出关键。该技术将传统柔性屏厚度缩减30%,突破工艺精度与低温呈现等难题,赋予屏幕自由折叠的“灵魂”。

以该技术为基础,云谷科技建成国内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六代全柔生产线。自2023年6月以来,这项技术支撑企业实现满负荷生产,为主流手机品牌源源不断供应屏幕。“2024年,企业柔性屏出货量飙升至3010万片。” 李俊峰说。

技术的突破不仅点亮屏幕,更照亮了廊坊市固安县的县域经济跃升之路。地处京雄科创走廊节点的固安,深谙“龙头舞动、集群共生”之道。“县域经济跃升,必须靠特色产业集群。”固安县委副书记、县长唐凯说。该县以“基金+产业链招商”破题,精研“拆解显示板、工艺流程”延链筑群,形成上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等发光材料企业、中游云谷科技等面板制造企业、下游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等智能终端领域企业聚集的完整产业生态。

固安县已集聚电子信息新型显示企业143家,2024年集群产值达136.6亿元,并助推固安2025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投资120亿元的云谷科技二期今年启动,新一代生产线将在此扎根,这是我们经济跃升的关键支撑。”唐凯说。

在廊坊市科技局副局长郭丽虹看来,固安的崛起是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缩影。郭丽虹介绍,“十四五”以来,廊坊市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推动320余项京津科技成果首发首用,力促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深地之眼”洞察资源命脉,“钢铁之翼”承载绿色未来,屏显之光照亮创新集群——河北科技突围的足迹铿锵有力。当科技与产业深度相拥,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必将撑起燕赵大地高质量发展的脊梁,照亮“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骆香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