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领域对话破解产业痛点  专家共探八月瓜特色农业发展新路径

2025-08-05 17:56:4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通讯员 杜玉婕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罗培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教授宋军阳、山西东恒农业公司总经理郝洺等一行,齐聚西安八月蜜野生果木研究所,围绕八月炸(八月瓜)产业的科技创新、品种选育、深加工及市场推广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记者了解到,八月瓜是我国特有的野生藤本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南山区,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但长期以来,因“籽多渣粗”“果皮炸裂”等问题,其产业化开发受限。

据悉,在研究过程中,罗培高团队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结合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技术,已成功获得同源四倍体植株,为培育三倍体无籽品种奠定基础。“我们建立了流式细胞仪检测体系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确保倍性鉴定准确率超99%。”罗培高介绍,四倍体品种不仅种子少、品质优,且体表器官更大,既能直接栽培提升收益,也可作为酿酒原料助力四川白酒产业,实现“一果多能”。

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八月瓜产业探索出“科研+企业+农户”的协同发展路径。罗培高提出的“四全三链”模式——全适生区域辐射、全价值链挖掘、全科学链创新、全产业链融合,在多地落地见效。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此次齐聚西安八月蜜野生果木研究所的研讨会,不仅推动了产学研各方的深度协作,更凝聚共识,为八月瓜产业的未来发展擘画了清晰蓝图。既可以持续推进品种改良,靶向攻克“籽多”“果皮炸裂”等产业痛点,进一步提升八月炸的品质与商品特性,同时严格实施标准化种植,强化排水防涝、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精细化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控,深化全果精深加工,借鉴冻干技术等创新成果,充分挖掘根、茎、叶、果的多元价值,延伸产业链条,还可以加强品牌体系建设,通过精准营销提升市场知名度与美誉度,让特色资源真正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