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低温稳定续航500公里,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在山西成功下线

2025-08-05 19:02:0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赵向南

8月5日,记者从位于山西“晋创谷·朔州”的朔州文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生产的165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已成功下线,标志着氢能产业从技术研发阶段正式迈入产业化应用的新时期。该发动机能在零下30℃的严寒环境中稳定续航超过500公里,为重卡、矿山等领域提供了强大的绿色动力支持。

“这是山西首台大功率长寿命氢燃料电池系统,其性能优异,能够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为交通工具提供持续动力。”朔州双碳产业研究院院长李亚军介绍,该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于2024年12月联合成立了氢能源创新联合实验室,以加快氢能燃料电池应用技术的研发。仅仅6个月后,双方合作的朔州文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便实现了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首次设备落地。

朔州文景能源的165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其高性能膜电极的铂载量低至0.15克/平方厘米,系统额定点效率高达44%以上,最高效率更是超过60%。搭载该发动机的氢能重卡每百公里仅需消耗10公斤氢气。此外,该发动机还采用了多合一集成控制器和软硬件一体化电子电器架构,通过智能控制算法实现了电堆健康度的精准监测和控制。在零下30℃的环境下,该发动机能在30秒内迅速完成自蓄热启动。

朔州文景能源董事长蔡俊认为,氢能燃料电池具有长续航、快速加氢和良好的环境适应性等优势,是交通领域理想的动力选择。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燃料电池研究所所长章俊良则表示,该发动机所采用的技术均为国际领先且完全自主开发的,包括催化剂、膜电极等技术,其单位功率的铂载量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这款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在零下30℃的极端严寒环境中仍能实现超过500公里的稳定续航,这彻底打破了低温环境对新能源汽车的限制,为高寒地区提供了可靠的、零碳的交通解决方案。”李亚军表示,其低温适应性、能源效率和可靠性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对推动全球交通能源革命具有重要作用。

在发动机下线仪式上,朔州平鲁区同步启动了加氢站建设,并举行了朔州文景氢燃料发动机整车配套项目的签约仪式。此次签约涵盖公交客运、物流运输、重型卡车等多个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推动氢能从生产端向终端应用的延伸。

(山西“晋创谷·朔州”供图)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