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安全的土壤、宁静的社区……这些不仅是宜居环境的要素,也是人民健康的基石。
8月5日,国家疾控局联合多部门发布《健康中国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标志着在美丽中国建设中,我国以更优环境护航全民健康迈出新步伐。
环境与健康是密不可分的生命纽带——
科学研究证明,环境质量深刻影响着国民健康水平。
垃圾分类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逐步优化,空气污染防治不断加强,环境卫生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持续提升……近年来,我国健康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然而,全球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剧,带来新问题、新挑战。国家疾控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需进一步实施健康环境促进行动,营造宜居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
从家庭空调滤网的清洁维护,到社区健康驿站的贴心守护;从个人碳足迹的主动管理,到新污染物治理的科技攻坚;从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坚实保障,到应对气候变化的未雨绸缪——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描绘的,是一幅将健康深深镌刻在绿水青山间的蓝图。
方案提出六大重点行动、16项具体举措——
关注天气预报信息,提高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倡导“三减三健”,养成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充足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提升与健康舒适居家环境促进两项行动,赋能个体与家庭,塑造健康生活的环境新起点。
完善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推进社区绿地、步道建设和维护;完善办公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改善工作及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友好社区环境建设与健康场所推进两项行动,让健康友好社区与场所成为健康生活的支撑。
推动绿色发展,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多部门政策融合,健全环境健康监测调查、风险评估、预警发布和健康提示制度……优美生态环境建设与环境健康风险管理能力提升两项行动,为建设美丽中国打造综合平台。
方案不仅构建起“个人、社会、组织”治理全景图,还确定了到2030年要达成的两项结果性指标: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持续改善;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及以上。
方案体现全新理念,凝聚合力——
当环境健康素养成为全民共识,绿色安全健康的环境成为普遍现实,必将为人民带来健康福祉的全面提升。
“方案按照‘坚持健康优先、关口前移,倡导绿色发展、综合治理,深化全民动员、社会共治’的行动策略,将环境健康理念融入各领域政策体系。”国家疾控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既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环境健康领域的温暖注脚。
据悉,为确保行动落地,国家疾控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强化协同配合,加强宣传解读、组织实施。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推进健康环境建设。
为了今天国民的健康,也为了子孙后代的福祉,共建共享健康环境,中国正在行动。
策划:陈芳
记者:顾天成、徐鹏航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