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与服役安全青年科学家沙龙在京举办

2025-08-05 19:33:0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代小佩

近日,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主办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与服役安全青年科学家沙龙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

主旨报告环节,西安交通大学解德刚介绍了其团队在微纳尺度原位观察氢致断裂行为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理解氢脆微观机制提供了直接实验证据。与会青年科学家就氢在不同晶体结构中扩散行为的差异、原位实验的时间分辨率、裂纹萌生机制等提问交流。

香港理工大学邹芳鑫介绍了其团队通过在复合材料中引入碳纳米管网络,利用量子隧穿效应实现材料应变与电阻变化的高度耦合,使材料具备原位自感知能力,可对载荷作用下的微裂纹、脱层等早期损伤实现高灵敏监测。与会青年科学家围绕自传感材料的信号解析方法、量子隧穿效应的可控性以及材料可扩展性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挑战等提问交流。

怀柔实验室王宁结合工程案例分析了氢能制备的产业化路径及未来挑战,并表示在提升电解效率、降低系统能耗与保障运行稳定性方面仍存在诸多工程难点。

自由发言环节,青年科学家们围绕氢能产业技术创新、非贵金属催化剂研发、电解水制氢工艺优化、储氢材料服役安全及多尺度机理研究等话题展开讨论。

与会青年科学家认为,氢能关键材料研发与装备服役安全是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技术的迅猛发展,氢能技术研究正逐步突破传统范式,向多学科融合、多尺度协同演进。未来应加强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的高通量筛选与机制解析,推动储氢材料在微观结构调控、服役性能预测方面的研究突破,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材料设计平台与服役状态评估系统,发展多源数据驱动的故障预测与寿命管理方法,提升关键装备安全性与可靠性,为氢能产业的规模化应用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撑,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能源转型。

(活动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