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兴水看新疆丨新疆精河:大河沿子灌区展新貌

2025-08-08 11:50:3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梁乐

8月5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治水兴水看新疆”主题采访团,走进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大河沿子中型灌区。在灌区九分闸管理站、调度中心以及田间地头,一项项近年来新建的水利软硬件设施,深刻改变了当地的农业发展面貌。

大河沿子灌区地处天山北麓,灌溉面积约22万亩。灌区原有13条始建于1980年前后的支渠,但因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67。这意味着上游水库放水灌溉,还没到田里,就在渠系渗漏蒸发损失了三分之一。

2023年3月,总投资1.83亿元的大河沿子灌区新时代“坎儿井”与数字孪生平台建设项目开工,新建8条总长92公里的输水主管道及分干管,覆盖大河沿子镇18个村队和阿合其农场7个村队。2024年8月,项目完工验收。经过改造,地面明渠变成地下管道输水,渠系水利用系数提升至0.86,灌区年节水量达894万立方米,相当于新增一座中型水库的蓄水量。

不仅硬件设施得到了升级,灌区还同步建设了数字孪生平台,为整个供水系统安装了“最强大脑”。

精河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王东介绍,数字平台不仅能监测配水、保障管网安全、预警用水总量,还能通过分析土壤含水量、供需平衡以及科学预测,制定最优配水方案,以最快时间、最短路径将水精准输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数字化改造也让农户体验了“一键浇水”的便捷操作。大河沿子镇夏尔托热村棉花种植户丁红山告诉记者,以前浇地要在地里来回跑,手动调整阀门,费时费力。现在依托智慧水利系统和高标准农田改造,自家棉田安装了数字灌溉系统,只需打开手机App,就能远程操作分布在田里的电磁阀,并能控制浇水时长和水量大小。

夏尔托热村党支部书记董希林说,水利工程改造为农户带来的实惠显而易见。自压滴灌技术省去了用泵机抽水的繁琐操作和电费管理费支出,每亩地能省下约30元的水费、电费和管理费。

王东表示,借鉴大河沿子灌区的成功经验,精河县域内的托托灌区已完成管道化改造,灌溉面积更大的精河灌区相关工作也在推进,目标是通过全县灌区现代化改造,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助力农民增收。

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信息化研究所所长周黎勇认为,大河沿子灌区的渠系管道化改造适用于新疆类似地理条件的灌区,数字孪生平台则为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精准调配提供了技术支撑。

(科技日报记者 梁乐 摄)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