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8月7日,2025北京朝阳区科技创新大会暨人工智能生态建设大会在昆泰嘉瑞文化中心举行。
大会以“智领朝阳 创享未来”为主题。会上,《朝阳区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之城实施方案(2025—2027年)》发布。方案提出要以创新驱动和场景开放为核心,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加速推动全域全场景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落地,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升级,并明确未来三年发展目标。
大会现场,朝阳区科技创新街乡协同共建正式启动。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与望京、酒仙桥、东湖等首批11个试点街乡建立科技创新协同共建机制,合作推进产业谋划、空间共建、招商引资、企业培育、场景开放等工作,共建科技产业创新生态,激活区域创新发展动能。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及电建北京院、中国石化工程建设、金叶天成、经纬恒润科技、双鹤药业、北京电控等6家企业共同设立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朝阳创新联合基金,围绕朝阳区科技创新领域的关键技术需求,引导北京市科研团队聚焦产业需求及相关学科交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同时,朝阳区人工智能产业金融服务团正式成立。
朝阳区大力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和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以数据要素驱动人工智能产业跃升。支持建设医疗可信数据空间、Intermat-新材料应用产业链可信数据空间、汽车流通行业可信数据空间,以及行业数据服务平台,解决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核心需求。
会上,朝阳区与“魔搭”ModelScope社区、CSDN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共建人工智能开源生态,为开发者提供预训练模型、微调训练、多模态交互等全流程服务,助力开源项目从创意走向商业化落地。
朝阳区还建设人工智能医疗应用资源共享平台、AIGC生产力平台、工业大模型场景应用验证实验室等一批人工智能共性技术平台,精准对接企业在技术研发、场景验证、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共性痛点。
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朝阳区打造AIGC一站式服务中心、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空间智能产业加速器等一批人工智能产业服务平台,精准锚定产业从技术研发到市场落地的全链条需求,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孵化—加速—产业化”的全周期赋能。
大会发布11个“AI+”示范场景,展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朝阳样板”,有力带动全域全部门全行业开放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落地。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