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星座组网提速  助推低轨卫星物联网全球远航

2025-08-09 19:25:5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普时报记者 陈杰

8月9日0时31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日照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吉利星座第四轨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助力我国民营航天在低轨卫星物联网领域再迈关键步伐。

民营星座组网进程持续加速

低轨卫星物联网要实现全球服务能力,星座的规模化组网是核心前提。

吉利星座是由民营企业时空道宇自主建设运营的低轨卫星物联通信星座,已于2022年、2024年先后完成了三个轨道面卫星发射。此次第四轨卫星成功入轨,卫星轨道布局将进一步完善。“目前,时空道宇已有41颗在轨卫星组网运行,主要面向消费级市场及行业应用领域,解决全球范围内‘地面网络无法覆盖’或‘覆盖不稳定’等连接问题。”时空道宇CEO王洋说。

近年来,我国在低轨卫星星座领域呈多元化发展态势。除卫星物联网星座外,互联网星座建设同样如火如荼。GW星座作为国内首个巨型卫星互联网计划,自去年12月首次批量组网发射以来,已多次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千帆星座也完成多批次卫星发射,一期建设目标正稳步推进。

信息通信专家陈志刚说,低轨卫星互联网是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可解决互联网“最后一公里”问题,并延伸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目前,手机直连通信卫星的愿景正在逐步落地,全球互联网通信服务由卫星提供的时代也将加速到来。”陈志刚说。

技术创新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大规模星座的建设与高效运营,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撑。民营航天企业在卫星研制与星座运营方面,已经展现出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化水平。

时空道宇打造的卫星超级工厂,借鉴汽车工业量产模式,通过模块化设计、智能制造等技术创新,将卫星设计生产周期压缩至28天,量产后年产能可达500颗。“基于‘轨道面级部署’策略,通过火箭一次发射多颗卫星部署至同一轨道面,更是可提升星座组网效率。”王洋透露。

据了解,GW星座在部分卫星研制中,也通过卫星智慧工厂实现技术突破。该工厂采用面向批产的模块化设计,结合智能装配机器人,大幅缩短了卫星研制周期。

全球布局商业价值逐步显现

随着星座组网的加速推进,我国民营低轨卫星物联网服务的全球布局逐步展开,商业应用价值也开始显现。

吉利星座积极推进卫星物联通信业务全球拓展,目前已与马来西亚Altel、阿曼Azyan Telecom等20多个国家的电信运营商达成合作,推动卫星通信服务在智慧城市、海洋渔业、应急通信、能源行业等领域落地应用;GW星座凭借其技术规划与实力吸引了国际市场广泛关注;千帆星座也在泰国、巴西、马来西亚等地推进合作,其低轨卫星宽带互联网已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开展接入测试与应用探索。全球范围来看,我国民营卫星星座正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向规模服务阶段。

陈志刚认为,卫星物联网的目标,是让远洋渔船、偏远油田及行驶车辆等的信息接入全球网络,实现各类终端的全球连接。“民营星座通过自主创新与快速组网,正在将这一全球覆盖的数字通信网络从规划转化为现实。”陈志刚说。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