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已非传统采茶季,但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万亩茶园内仍旧绿意翻涌,游人如织。登临茶山制高点的开放式观景平台,一座建筑物的顶棚如一瓣叶片般舒展,轻盈灵动。这片“叶子”,正是当地村民引以为傲的白茶象征。
黄杜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村。20世纪90年代,茶叶种植的推广彻底改写了村庄的命运。从零星试种到“安吉白茶”品牌价值突破50亿元,昔日的茶山已化作致富的“金山”。
走进“一片叶子”茶饮空间,占据一整面墙的落地窗如别致的取景框,将窗外的绿色茶海尽收眼底。游客郑晨语临窗而坐,手捧一杯以安吉白茶为原料调制的饮品,清香氤氲。“我一直对茶文化感兴趣,但在安吉,我真正感受到茶叶的力量。茶旅巧妙融合,老百姓的致富之道就在眼前展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黄杜村的故事是其中的生动一页。作为“两山”理念发源地,20年来,安吉在实现“气净”“土净”“水净”的同时,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翻了近三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倍和7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09缩小到1.53。
山水富民之道,远不止白茶。穿行安吉乡野,触目所及是连绵起伏的百万亩翠竹。以竹子为载体,安吉瞄准机遇,积极探索生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峰晖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峰晖告诉记者,公司产品涵盖竹刀叉、竹饭盒、竹桌椅、竹茶具等近2000种品类,去年产值达到1.3亿元。
安吉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如今,安吉的300多家“村咖”都提供竹浆纸吸管,竹“六小件”、竹餐具则在酒店民宿推广开来,累计减少一次性塑料消耗用品500余万套。
行走在如今的安吉,青春力量在绿水青山间激荡创新活力。近年来,安吉不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引才优势,打造“青年入乡首选地”金名片。2022年以来,安吉累计吸引青年入乡近4.3万人,每年新增常住人口1万左右。
27岁的安吉姑娘丁储潇去年放弃了在杭州的工作,回到家乡开了一家集茶咖简餐、茶礼竹艺文创设计、采茶体验于一体的小店。“家乡给了我更大的自由创作舞台,也让我找回了生活本该有的舒展状态。”
精巧的白茶罐、印有水墨茶山的帆布包、手绘茶饮包装袋……丁储潇说,小店一年能创收十几万元。未来,她计划继续深挖家乡特色,打造更丰富的设计服务。
落地青创项目861个,“乡村咖啡”“乡村音乐”“乡村露营”“乡村赛事”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一大批青年网红打卡点火爆出圈,“长三角露营天堂”“县域村咖聚集地”等安吉旅游新IP迅速打响……“青年入乡”蓬勃起势,带来崭新活力。
青年入乡加速了旅游人才集聚和业态更新,也提升了村民生活品质。2024年,安吉全县村民旅游收入占直接收入比重已超20%。
安吉县县长宁云说,下一步,安吉将持续聚焦“两山”转化,在创业支持、购房安家、青年社交等方面为青年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大力发展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电子信息等新经济新产业,推动生态旅居、绿色家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广大青年人向新而行提供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