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用全链条服务推动更多“好成果”脱颖而出

2025-08-11 12:08:4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深海两千米级管缆运维检修机器人、新一代抗量子密码安全底座、熔体直涂“柔性玻璃”、半导体器件及天线用高质量膜层……这些或以“填补行业空白”,或以“实现自主可控”为标签的成果出现在于8月5日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暨2025年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赛)决赛现场。

340余家参赛企业携“看家绝技”亮相,在“7分钟路演+5分钟答辩”的规则下,同台竞技,谁有“两把刷子”,现场见分晓。

大赛为媒,资本“淘”到了好项目

山东鲁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增才带来的项目,获得了专家们较高认可。

听起来像一串神秘代码的“1553b”,又被称为“设备间传输的协议”,是美国专门为飞机设备量身定制的信息传输总线标准,相当于航空航天领域的中枢神经。经过长时间攻关,张增才和同事们最终将此类产品贴上了我国“自主可控”的标签。

“我们的参赛目的,就是通过路演让投资人看到项目,希望找到资金。”这是张增才的参赛初衷。好消息是路演结束后,招商银行济南分行金融总部客群直拓团队负责人孙大千与其建立了联系。张增才说,“接下来,我们将深化合作”。

一场比赛,实现多赢,这正是大赛主办方山东省科技厅的目的。

据了解,今年,大赛采用分级举办、逐级评选、择优晋级的办赛模式,致力于发现优质科技企业和团队,发掘创新早期项目,通过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搭建起“政、产、学、研、用、金、服、园”多向对接交流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东北证券投资银行管理总部商永超是决赛现场的投资专家代表,他表示,通过大赛遴选,可以高效率“淘”到好项目。“比如,新材料领域参赛企业山东晶镓新材料公司带来的4英寸氮化镓单晶衬底制备项目,技术含量高,应用于高精尖行业,而且处于行业爆发拐点,投资价值大。”

路演刚结束,济宁辔骑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路演人朱龙基就被“堵”住了,对方是招商银行团队。在相互了解之后,他们达成了共识。“资金找上了门,让我们下一步的创新更有底气。”朱龙基坦言,“资金有了,项目最终落地就为时不远了。”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为活跃的经营主体,要靠‘一招鲜’的技术来站稳脚跟,但其综合能力和融资能力是短板。”山东建筑大学教授刁乃仁担任过三届大赛的技术评委。他向记者表示,大赛中引入“技术专家+创业投资专家”的评议模式,缩短了前沿技术与市场投资的距离。

资本助力,成果从赛场走向市场

除了技术专家和创投专家,邀请金融机构现场对接项目成为今年大赛的亮点环节。

这也推动着招商银行团队与张增才们接上了头。招商银行济南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朱惊雷的话代表着金融机构的共识。他表示: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和专业的服务,为参赛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陪伴更多山东未来发展的希望之星,从赛场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从创意走向成功的产业实践。

“大赛的意义远超奖励本身,它提供的是全链条的支持与持续的陪伴。”多次参赛的东方空间(山东)装备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路演人耿艳辉深有感触:“主办方对参赛企业,赛前有辅导,赛中给机会,赛后会跟踪。”

记者注意到,在引入金融机构、投资专家、技术大拿之外,主办方还将对符合条件的大赛获奖企业,优先给予科技信贷、科技股权投资、科技担保和科技保险等政策支持,将大赛决赛项目纳入系列基金储备项目库,对全国赛获奖项目,直接纳入股权投资备选项目库,优先推荐给投资机构等。

来自新材料赛道的德州某企业是大赛受益者。在路演之后,金融机构迅速跟进,推动该企业获得了2000万元信用贷款,并在企业财富管理、票据结算、数字化升级方面,提供了综合金融服务。

山东省科技厅高新处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17年至今,大赛共吸引1.25万余家中小微企业及省内外团队参赛,现场晋级优胜企业(团队)2400多家;推荐入围国赛400家;省级财政扶持资金达4.2亿元,多家银行和创投机构为胜出企业提供扶持资金超150亿元,3000余家中小微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特色品牌。

“快速成长的中小微企业,恰似破土而出的新苗,枝叶初展而根基尚浅,亟须沃土涵养。”山东省科技厅高新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赛搭建的众扶平台,为这些“好苗子”提供了茁壮成长的养分。

“成熟的模式、规范的机制、灵活的策略、成功的样本,令大赛如同‘蒲公英’,催生出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该负责人说。

(山东省科技厅高新处供图)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