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8月9日至11日,2025健康桥—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学术大会举行。
大会汇聚数百家医院和专家,向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发起、提交《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医学应用伦理学倡议书》,呼吁数据隐私、算法公平、医患关系等多重伦理和道德思考,为促进AI技术与医疗健康的深度融合,保障患者权益,推动临床医学技术健康发展,提出了中国标准建议。
会上,诺贝尔奖提名者Colin Masters、美国科学院院士Virginia Lee、希腊阿尔茨海默病协会主席Paraskevi Sakka、英国阿伯丁大学教授Claude Wischik等领衔发言,聚焦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前沿药物研发、非药物干预、照护模式创新等议题,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前沿技术和方案。
中国医学工作者和科研人员,以及产业方的成果尤为令人瞩目,亮点包括细胞治疗突破、AI多模态诊断模型、数字疗法实践、生物标志物创新、机制研究突破。
此外,大会就中西医结合与人文照护并重,构建更具温度的脑健康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进行探讨。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团队的枸杞提取物、天津中医药大学许蓬娟团队的益肾化浊方等实现“道地药材—机制研究—临床验证”全流程闭环,为中医药国际化提供样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坤成团队结合针灸、武术、经络调理等方法验证神经保护机制,充分释放中医智慧在脑健康领域的潜力。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推动“失智照护师”入列国家职业大典,全面推进教材建设、职业认证和实训体系。复旦大学团队在上海杨浦推行“APOE筛查—问卷—诊断—分级干预”模式,精准识别高风险人群,并实现干预逆转。粤港澳大湾区“筛查—照护—随访”一体化服务体系,覆盖超百万人群,成为区域治理典范。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