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榆中:多线奋战,守护生命希望

2025-08-12 19:31:17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8月12日,在甘肃省榆中县山洪灾害现场,失联人员搜救工作仍在争分夺秒地进行。包括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国家西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在内的多支救援队伍奋战在抢险救援一线。

在受灾严重的旧庄沟村,大型机械正奋力挖掘,现场一片忙碌。“我们对红庄子社及河道下游10公里区域进行了搜寻,许多区域埋压深,需要调集大型机械进行搜救。”国家西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筹备组组长王刚说,只要有一线可能,我们就竭尽全力搜救。

王刚介绍,国家西北应急救援中心有一支由炊事车、淋浴车、宿营车、被装洗涤车、发电照明车、装备维修车等12台车辆、1000余件套保障装备、43名保障人员组成的战勤保障分队,如同一座移动的“生命堡垒”,高效运转于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

“我们救援队员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哪里有灾难就去哪里。”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工程救援南昌队队员郑洪象说,他和同事前天接到通知,从北京市密云区赶到兰州市榆中县马坡乡开展搜救工作。

视线转向受灾最严重的马坡乡马莲滩村五社,这里的救援工作同样紧张而艰难。8台重型挖掘机正轰鸣作业,在厚厚的淤泥和沙石堆中谨慎挖掘。由于堆积物下掩埋着房屋残骸及可能存在的失联人员线索,每一寸挖掘都需精准操作,推进异常艰难。随着救援工作的不断深入,发现此处受灾程度远超预期,房屋掩埋深度达4至6米。

“我们不放过一砖一瓦,尽最大努力寻找失联人员。”来自榆中县农业农村局的50名干部在马莲滩村协助消防救援人员展开地毯式搜救。

与此同时,在马莲滩村河道沿线,榆中县公安局反恐特警大队的队员们正沿着河谷进行拉网式排查。这支队伍自灾害发生后便全员在岗,通过轮班值守持续奋战在救援一线。11日当天,他们重点对河道上下游及峡谷地带的损毁车辆逐一进行检查,排查车内是否有被困人员或遗体,并同步勘查救援通道通行情况。

在紧张的救援工作之外,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也在有序进行。在榆中山洪安置点之一的榆中县第三中学,记者看到,该安置点主要安置榆中县马坡乡马连滩村受灾群众,目前共安置181人,安置点内各类物资充足。物资大多来源于社会捐赠。安置点住宿使用学校宿舍楼集中安置,腾挪55间房、330个床位,床位充足。同时启用学生食堂为安置群众提供一日三餐的正常饮食,还设有临时医疗点,能处理基础病,提供常用药物、测量血压等服务,附近有县级医院(榆中县第二人民医院),方便应对突发重大疾病。

除了安置点的医疗保障,针对危重伤员的救治工作也在同步开展。根据甘肃省卫健委的统一安排,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立即响应,于8月8日清晨紧急组建由普外科副主任医师王斌生、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启明、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郭一尘及骨科主治医师赵辉组成的救援医疗队,携带急救医疗物资赶赴灾区开展医疗救援工作。

此次选派的4名医生均为普外科、重症医学科、急诊、骨科医疗骨干,在急、危、重症及外伤病人抢救、重症支持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救援医疗队已抵达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参与危重伤员的救治工作,包括伤情评估、危重病例多学科会诊及远程诊疗支持。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