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8月15日,“忠昭日月·气壮河山”——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主题院士作品展在深圳启幕。
应用地球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及能源研究院创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徐政和以及深圳市委统战部、市科创局、市科协等相关部门代表出席活动。开幕式由深圳中国科学院院士活动基地主任助理(秘书长)廖永健主持。
本次展览精心呈现了何继善院士创作的90余组书法作品,分为“日寇罪行,罄竹难书”“灯塔领航”“英烈风范”“峥嵘岁月”“神州怒吼”“壮我河山”六大板块。
何继善院士是一位亲历国家重大历史变革的科技工作者,此次书法展以“历史记忆+艺术表达”双重视角、以笔墨为媒,为观众呈现出一场多维度的文化叙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挥毫题写一幅《国难当头 匹夫有责》,为当日展览增辉添彩。
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徐政和认为,本次展览是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跨界,通过回望历史让其意义深远;亲历国难的何继善院士以科技成就与家国情怀并举,借书法展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历史共情与爱国担当。
激光与光电子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表示,自己出生于抗战时期的1939年阴历大除夕,童年经历了日寇飞机轰炸和辗转流离的困苦。他认为,何继善院士的作品精准表达了中华民族情怀,是对抗战英魂的立体叙事,体现了科学求真与人文求善的共鸣。他还指出,科学与艺术需相互借鉴,应探索两者的对话方式,让抗战精神在创新发展中永葆生机。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讲述了自己创作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作品的缘由。
据介绍,他因童年经历养成用毛笔写字的习惯,看到赵一曼烈士的遗书后深受震撼,进而收集抗战相关内容进行创作。他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学习抗日历史,不忘历史,振兴中华。希望大家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勿忘国耻、勿忘历史,笃志勤学、刻苦钻研,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接续奋斗,努力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深圳市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中心(深圳虚拟大学园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此次书法展,旨在通过何继善院士的书法作品,让更多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将伟大的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本次展览由深圳市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中心(深圳虚拟大学园管理服务中心)、深圳中国工程院院士活动基地、深圳中国科学院院士活动基地、广东院士联合会、中南大学深圳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共同支持举办。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10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