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8月16日,“中国县域/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2025”在北京举行。会上,壹城经济咨询中心(壹城智库)发布《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5》。
《报告》主题为“‘十五五’时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研判、路径优化与政策创新”,分析“十四五”以来中国县域发展的基本特点,探讨“十五五”中国县域发展趋势,明确了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策略,并揭晓“2025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
《报告》指出,截至2024年底,我国内地共有县域1869个,在全国经济总量占比达38.35%,在全国农业中占比超四分之三,承担全国90%的粮食生产任务,并贡献全国48%规上工业企业。“十四五”以来,我国县域一二三产业占全国比重,均呈现稳中有升态势。这一变化既反映县域在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及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方面取得的长足进展,也体现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和服务业加快发展,县域承载力持续提升。
《报告》指出,“十四五”以来,全国新增23个“千亿县”。截至2024年末,全国共有61个县域GDP规模超过千亿,迈入了“千亿俱乐部”。
据了解,“千亿县”大多分布在国家重点发展的城市群中,长三角城市群更是集中了28个千亿县域。分省份来看,超过50%的“千亿县域”分布在江苏和浙江。辽宁瓦房店市是东北唯一的“千亿县域”,贵州仁怀、内蒙古准格尔和伊金霍洛、陕西神木和府谷、新疆库尔勒等6个县市旗则是西部县域经济的领头羊。
据壹城智库预计,“十四五”末全国将会有70至75个县域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千亿。“十五五”末,县域“千亿俱乐部”成员将达到120个左右。
《报告》强调,新时代以来,县域已经实现了从“基础单元”到“战略支点”的历史性转变。然而,县域发展也面临发展水平不高、治理效能不足、公共服务不均等多重挑战。
依据上述指标体系,壹城智库对1869个县域总体评价,排名前100的县域如图所示。壹城智库供图
为引导县域对标“十五五”高质量发展要求,壹城智库基于科学性与数据可得性原则,构建了包含五大维度及40余项具体指标的评价模型。指标覆盖经济总量、创新驱动、城乡协调、生态质量、对外开放、民生福祉、安全底线等多元目标,力求全面刻画县域发展质量。